-
文化
-
百科
-
健康
-
時尚
-
美食
-
樂活
-
旅行
-
幽默
-
情感
-
體娛
-
美體
-
民生
-
財富
-
科技
-
創業
-
汽車
-
樓市
-
職場
-
教育
-
學術
-
企業
-
區塊鏈
-
其他
發佈時間:
在過去的200年裡,人類向大氣層排放了數萬億噸二氧化碳,給地球蓋了個“保溫棚”。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給地球散熱,人類各出奇招,開始了與“碳”的長期較量。
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2003年英國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發展戰略;2011年德班世界氣候大會啟動“綠色氣候基金”;2020年聯合國大會中國提出“30·60”目標。國家借助“引導”“合作”“法治”來宏觀調控;科技流開發“減碳”“零碳”“去碳”技術;生活派則“自帶餐具”“垃圾分類”“綠色出行”……而在數字化進程發展迅猛的浙江,基於能源大數據,走出了一條別具風格的“碳”索之路。
每時每刻,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監測大廳的監測大屏上,實時更新展示着全省能源供應及消費情況。鈦晶手排
連鎖加盟
在數字化改革和“雙碳”目標雙重背景下,全省能源結構不斷發生變化。能源大數據中心好比是政府部門和社會民眾的“眼睛”,只有“眼”觀六路才能做到心裡有“數”。在能源生產供應方面,以浙江電網為例,近年來隨着特高壓工程先後落地入浙,區外購電中清潔電比例明顯提升,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以及儲能迎來新的發展時機。實時監測能夠有效助力政府相關部門動態掌握全省能源供應情況,從而提升清潔能源供應占比。在能源消費方面,電能替代成為趨勢,港口岸電、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需求響應、微電網等多元化、互動式的新型用電模式將規模化發展。實時監測能夠為企業社會實時掌握能耗,加速推動能源消費低碳化轉型提供支撐。2021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辛保安對國網浙江電力作出要求:“深挖能源數據價值,為浙江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作出國家電網貢獻!”以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為數字化載體,貫通“電力-能源-碳排放”協同路徑,創新應用“電碳一張圖”,繪製可觀可測的碳流圖、能流圖、信息流圖,實踐開展源網荷儲全過程碳軌跡追蹤(在電源側實時監測度電碳排、在電網側精準繪製碳流軌跡、在負荷側科學衡量碳效水平、在儲能側量化評價減碳效益)。以湖州地區試點的企業碳效碼為例,通過“電碳一張圖”可以看到具體企業的定位與碳效水平,金字塔形為碳效標識,綠色最優,圓形為碳中和標識,以碳中和率數值對二維碼進行扇狀着色,量化用戶碳效水平和碳中和進度,引導全社會低碳轉型。目前已監測4500餘家規上企業,全省碳賬戶覆蓋率達9.85%。如此按“圖”索驥,可以有效實現電力系統碳排放優化路徑的數字映射,提升電網的可觀測性、可描述性、可控制性,助力“雙碳”形勢下電網科學規劃和低碳精準調度。實施能源雙控過程中“範圍廣、難覆蓋”,企業對自己用能情況的“不關註、不清楚”。如何助力政府雙控雙碳工作,讓企業理清自身用能這筆“糊塗賬”?
全面承接浙江省雙碳智治重大數字化改革任務的能源大數據中心聚力節能降碳,打造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成果——“節能降碳e本賬”。“節能降碳e本賬”對全省能耗總量與強度進行實時監測,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構建基於預算化管理的節能降碳治理體系,實現能耗雙控“準入-預警-評價-服務”管理全流程,實現各層級雙控與雙碳工作的貫通。如在企業用能預算管理應用場景中,動態評價企業能耗指標執行情況,建設能效碼開展企業能效評價,可以直觀掌握企業年度能效情況及橫向對標情況,結合政府獎懲政策鼓勵引導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此外,聚力碳排放雙控,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國內首個政府授權的全領域、全地域省級雙碳數字化平臺,打造服務“雙碳”最權威的智慧評價和決策支撐工具。通過浙江省雙碳數智平臺、節能降碳e本賬等省級重大應用建設,加強與地方發改委、能源、經信等政府部門高度融合、緊密協同,以應用為抓手,推動多品類能源數據加快匯聚,進一步推動能源大數據發揮價值,推動全社會節能減碳與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