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浙江電力發佈了消費側能效提升的兩年行動計劃,明確將充分發揮能源電力核心樞紐作用,着力解決能效治理體系宏觀佈局較強、微觀落地較弱,碎片化程度高、體系化水平低,監管力度較強、服務水平較低,信息化概念多、專業化工具少等問題,做好各級政府能源領域參謀官,共同引領、促進涉電領域的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動全社會能效水平提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高質量達成。
這份行動計劃究竟為未來兩年做了怎樣的謀劃?下麵由小e慢慢說來。2020年浙江以占全國5.0%的能源消費總量,產出占全國6.4%的GDP、8.6%的稅收收入和9.4%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2020年浙江煤炭、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分別占比39%、7.0%和20.3%,較2015年降低5.4、提高2.0、提高4.3個百分點,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十三五”期間,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4%,石油石化、化纖印染、電力熱力、水泥等重點行業能效水平領跑全國。綠色建築面積、清潔能源化公交車、出租車等大幅增加。重點領域節能成效明顯。2021年,浙江持續優化控制能源消費。以一季度為例,浙江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1.2%,較上年回落7.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2.4%,38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0個行業同比下降。而同時,浙江省生產總值16347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03億元,同比增長34.1%。但同時也不可否認,浙江能源消費側能效治理體系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短板。浙江單位GDP能耗是全球平均水平1.1倍、OECD國家1.8倍。距離達到高質量能效水平,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註,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是由38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與此同時,進入“十四五”以來,浙江電力供需形勢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不斷變化的能源發展態勢,也催動了這份兩年行動計劃的誕生,以期全力促進能效提升“吃乾榨盡”。充分發揮電能在能源轉化、輸送、消費過程的核心樞紐作用,以“供電+能效服務”為主線:分步實施,遵守客觀規律和發展趨勢,有計劃、有側重實施能效提升計劃,避免“運動式”推進;
先大後小,抓主要矛盾,以電能使用比例最高、能效提升空間最大的工業、交通等行業領域為切口,用小杠桿撬動能效大提升;行業共建,發揮行業協會、行業聯盟等團體作業,共同引領、促進涉電領域的能效提升工作。
1.持續推動以電機系統為核心的公共用能系統能效提升。根據國際權威機構數據,空壓機、風機等電機系統消耗了全球40%的電力和工業領域73%的電力,用能占比龐大。開展重點用能企業空壓機、風機、泵系統等公共用能系統的現場能效診斷,通過優化系統運行工況等措施,可大幅降低公共用能系統的能耗。計劃:2023年,完成“兩高”行業重點用能企業空壓機、泵、風機三大系統用能普查,形成措施清單,推動企業實施改造。2.持續推動高品質餘能資源高效梯次利用。在金屬冶煉、鑄造等行業啟動餘能挖潛專項行動,針對高溫煙氣餘熱、蒸汽餘壓、工業可燃廢氣等高品質餘能資源,因地制宜實施發電、制熱、供冷等“再利用”改造,顯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計劃2023年,完成所有“兩高”行業的重點用能企業的高品質餘能資源“再利用”普查,形成措施清單,推動企業實施改造。3.持續推動分行業的工藝用能系統能效提升。聚焦鋼鐵、紡織等“兩高”行業,逐條梳理工藝用能系統的能效提升措施,編製分行業工藝能效提升指南,應用於企業現場能效診斷,推動企業工藝用能系統措施“條條達標”。計劃2023年,完成所有“兩高”行業工藝能效提升技術研究並形成指南,推動企業試點實施。4.持續推動分佈式光伏發電效能的提升。按照當前裝機容量測算,平均發電小時數提升10%,就相當於新增裝機110萬千瓦。重視分佈式光伏全生命周期運營,摒棄“管建不管用”的傳統思維,周期性開展監測、運維和巡檢等,提升發電利用小時數,實現減碳效益效率提升。計劃2023年,浙江省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平均發電小時數提升至1030小時。5.持續推動商業領域大型建築調適。聚焦省內大型商業樓宇和公共機構,率先開展建築調適工作,通過管理與技術手段,最大限度解決設計、施工、運維等環節的實際問題,推動建築實際性能達到設計預期。計劃2023年,完成年用電量300萬千瓦時以上公共機構調適試點。6.持續推動交通領域電動出行。大力推廣“移動辦公、視頻會議”等新模式,切實減少交通出行需求。優化充換電設施、港口岸電等規劃佈局,持續推動項目建設,着力提升現有設備利用率。計劃2023年,新建充電樁2300個,建成完善省級岸電運營網絡和運營管控中心。7.持續推動農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充分挖掘農村生物質資源,推動餐廚垃圾、畜禽糞污和農村秸稈等資源開發,利用現有天然氣管道,加快推進區域集中供熱、生活集中供氣、餘氣集中發電等沼氣綜合高效利用,加大太陽能熱水器、屋頂光伏的開發力度。計劃2023年,開展農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項目。8.持續推動生活領域踐行綠色消費理念。加強“節能降碳”理念宣傳,引導居民形成綠色環保的生活模式。開展“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推廣活動,加大空氣源熱泵、變頻空調等高效智能家電的普及範圍。計劃2023年,持續擴大“踐行綠色生活”宣傳的深度和廣度。9.推進天然氣分佈式熱電聯產的新建和改造。尊重能源梯級利用客觀規律,用對用好天然氣資源,推動出台天然氣分佈式熱電聯產支持政策,積極試點項目建設。計劃:2023年,完成試點項目建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數字賦能也很關鍵。行動計劃提出要充分發揮能源大數據中心作用。10.充分吸收、引進、轉化能源數據管理先進經驗。全面梳理IEA及美國EIA等機構在能源數據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引進和創新應用歐美智能電網架構和系列標準,結合浙江情況開展能源領域專項課題研究,定期發佈全省及分行業能源(電力)分析專題報告、數字出版物等,提升大數據中心運營價值。計劃2023年,不斷豐富全社會、工業、“兩高”行業等分析內容。11.系統開展能源領域頂層研究。分析蒸汽、天然氣、電等多品類能源,在全社會、產業、行業、用能系統等四個層級的流向和數量。開展用能變化成因研究,開展基於電力大數據的用能總量推測研究,破解其他能源數據採集難度大、成本高等難題,發揮電力大數據優勢,通過細分行業的擬合建模,實現電力數據推測其他能源用量。計劃2023年,常態化開展多能流向、用能變化成因、用能總量推測等業務研究,併在“雙碳”、“能耗雙控”業務中發揮積極作用。12.推動能效管理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在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開發“能效五庫”(政策庫、措施庫、指標庫、標準庫、案例庫),發佈能源消費預算管理、能效分析、能源推測/預測/預警等模塊,為政府能效治理、企業綠色生產提供全方位的能效信息服務。計劃2022年初步完成,2023年持續完善“能效五庫”、能源消費預算管理、能效分析、能源推測/預測/預警等相應功能模塊,併在“雙碳”、“能耗雙控”業務中發揮積極作用。行動計劃還提出要強化配套機制建設,以管理推動能效提升。
國網浙江電力將圍繞這些舉措,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間的溝通聯動,在未來兩年持續喚醒浙江的用能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