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浙江電力第六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暨2022年工作會議提出,2022年將迎來黨的二十大,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做好今年工作責任十分重大。要以走在前、作示範的擔當作為,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示範窗口,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作出積極貢獻。國網浙江電力各直屬單位迅速傳達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表示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敢於突破、勇毅前行,以黨建為引領,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全力保障浙江可靠供電,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一是服務電網轉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研究與建設。全力支撐國網浙江電力開展外來電中長期合約簽訂、爭取我省清潔煤電裝機份額,推進入浙第四直流電源結構、送電路徑和落點研究。開展近中期能源消費需求預測,研究限好電的精細化、柔性化、市場化手段。二是服務企業轉型,支撐國網浙江電力發展提質增效。支撐完善代理購電機制,研究以容量電價為基礎的輸配電價機制、儲能的成本疏導機制。深度參與國網浙江電力經濟活動分析,穿透式分析企業核心經營指標的關聯關係和傳導機制。守好電網規劃、項目評審重要關口,提升投入產出效益。按照統一部署成立項目管理中心,運營好項目管理業務中台。三是支撐“走在前、作示範,打造示範窗口”。修訂戰略落地實施方案,開展戰略執行評估和閉環提升,支撐開展2022年“四首”示範。確立了“打造引領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核心科技力量”目標定位,奮力擔當能源革命的引領者、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技術支撐的頂梁柱,全力服務國網浙江電力高質量發展。一是全力服務電力保供。全面加強技術支撐,做優全過程技術監督,保障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浙北換流站等重大工程落地,全力做好“科技賦能、亞運保電”工作。二是全力服務電網轉型。有序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從“四大核心能力”着手,在源、網、荷、儲、新材料新設備、基礎支撐六個領域,加大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堅強科技支撐。三是全力服務企業轉型。提升思想認識,強化組織擔當,以高度事業心、責任心,推動組織變革,優化創新機制,提升內生活力動力。四是全力擔當創新示範。強化黨建引領,加強“大成果、大專家、大平臺、大項目”培育力度,統籌佈局重大示範工程,為“示範窗口”建設貢獻“電科智慧”。全力打造現代管理體系。聚焦安全質量、開源節流和組織賦能,系統推進分包隊伍穿透式管理、“四化”能力提升、招標合規管理等十項行動,探索建立標準化、清單式管理體系,加快健全精益精細的現代企業制度。全力確保安全穩定局面。扎實開展安全“三基”行動,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健全雙重預防機制,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加大習慣性違章、高風險作業等排查整治力度。落實重獎重罰要求,完善監督、通報、考核管理體系。全力支撐電網建設發展。推動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麗西輸變電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實施亞運會保電工程,推動電網生產業務數字化轉型,積極承擔黨的二十大、亞運會等重大政治保電活動,爭創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為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國網浙江超高壓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國網浙江電力“兩會”精神,圍繞保供電、促轉型、爭先進,聚焦保障浙江主網設備安全運行的主責主業,全力保障浙江主網設備安全運行。
圍繞“安全生產、隊伍建設”主線,抓基層、夯基礎,以提升設備狀態管控能力、安全風險辨識能力、人才隊伍培育能力、“黨建+安全生產”融合能力等“四種能力”為抓手,持續推進以運檢一體為抓手的設備主人制,激活自主檢修新動能。
加強主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和運行維護,全方位掌控設備狀態,高質量推進浙北換流站籌建,打造量質結構合理的專業隊伍,凝聚守護主網生命線的使命共識,為國網浙江電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示範窗口提供堅強保障。
堅定不移沿着推動電網和企業轉型兩條主線前進,立足“五者”定位,以“一個核心建設,兩大引擎驅動,三大樞紐牽引”為戰略落地路徑,爭當服務國網浙江電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先行者、示範者、引領者。真抓實幹,在服務新型電力系統“數治”建設中顯擔當。抓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做深新一代調度技術支持系統、PMS3.0等業務支撐,築牢雲-邊-端立體防控模式,着力提升電網調度、業務、網絡安全“數治”能力。敢為人先,在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智治”實踐中作表率。推動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邁入全面運營新階段,奮力打造服務省委省政府數字化改革最權威的智慧評價和決策支持平臺,力爭節能降碳實踐、力爭碳排放雙控智治國際領先。開拓創新,在激活新型電力系統“共治”動能中闖新路。堅持黨建引領,開闢業務“新賽道”,全面激活改革、科技、人才、黨建多元協同“共治”動能。
聚焦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抓好主業主課、增強研究實力,打造一流的企業黨校、一流的培訓中心。
瞄準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前沿,聚焦能耗碳排雙控、“新能源+儲能”等領域,持續打造推廣體系化“三新”課程。做強新員工崗位技能培訓等“拳頭產品”,堅持技能培訓和傳統教育兩手抓,打造結業即可上崗的“電力新軍”。開展變電運檢核心班組全業務技能提升、供服人員系列技能培訓等,着力提升一線技能人員的核心業務水平。
加快“浙電培訓大腦”佈局,深化智慧教室培訓應用,推進“兩一四化”智慧實訓場建設,以數智賦能培訓高質量發展。全面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確保“三尺講臺”始終講政治、弘揚正能量。深化“打造美好浙培、助力共同富裕”新行動,積極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以“好設備、好服務、好環境”為指引,以數字化轉型為總抓手,爭當國家電網公司現代綠色智慧供應鏈標桿“鏈長”。一要聚焦質量強網,全力提升採購質效。統籌抓好資源和優選管理,數智創新擴大採購優勢,大雲物移賦能質量監督。二要聚焦高效穩定,全力保障物資供應。聚焦重點統籌高效供應,創新突破提升供應質效,平戰結合保證應急聯動。三要聚焦數字賦能,全力推進智慧運營。推進供應鏈實體化運營,打贏“數字新基建”攻堅戰,引領供應鏈安全綠色發展。四要聚焦央企責任,全力提升服務水平。智慧賦能助推服務升級,深度融合推動產供融共贏,協同管理做細報廢物資處置。五要聚焦依法合規,全力深化提質增效。提升經營管理效能,持續推進業規融合,營造“清廉供應鏈”良好環境。六要聚焦旗幟領航,全力加強黨的建設。深化“黨建+物資管理”,打造高素質供應鏈專業隊伍,營造企業和諧發展氛圍。以走在前作示範的擔當作為,緊密圍繞電網轉型、企業轉型“兩條主線”做好服務支撐,助推國網浙江電力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示範窗口。一是真抓實幹,提質升級。深入挖潛增效,強化合規管理,深化內部機制改革,推進創新發展。二是專業示範,擔當作為。提高服務支撐能力。穩妥做好社保服務,推進人才評價工作;發揮資金集約價值,推進財務數字轉型;優化分析評價體系,推進媒體融合發展;踐行審計三大職責,推進審計生態建設;服務法治企業建設,推進地方電力立法;緊盯工期目標計劃,全力推進特高壓工程建設。三是旗幟領航,黨建登高。依托“四個先鋒”黨建隊伍提升黨建價值創造,持續優化政治生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堅持以樁為基礎、平臺為主導,堅持線上線下兩手抓,着力提升充電服務、車網互動兩個基礎能力,着力增強基礎管理提升、創新融合發展兩個基本動能,着力打造充電設施智能服務、充電負荷聚合兩個平臺支撐力,聚焦主責主業,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拓展優質充電市場,提升運營效率效益;大力推進車網互動規模化,積极參与綠電交易;大力服務保障公司系統交通電氣化,打造央企綠色出行典範。把握新定位、展現新作為、謀劃新發展,忠誠履行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發展主體責任,奮力爭當服務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排頭兵,引領構建浙江綠色低碳電動汽車服務生態圈,努力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重要指示精神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先行者,為助力我省高質量碳達峰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打造“智享融合”型後勤服務保障企業,全力保障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
一是嚴格抓好疫情防控,周期性開展後勤人員核酸檢測,避免出現輸入性、聚集性疫情。二是推動建築“低碳化”管理,開展國網浙江電力本部“智慧樓宇”改造,推動餘杭園區智慧大腦構建及彈性調控策略研究,樹立低碳建築管理示範樣板。三是推動服務“智慧化”轉型,推廣應用“智慧消防”管控平臺、“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智慧餐飲”管理系統,加快後勤業務數據貫通聯動,持續開展年度“為職工辦實事”活動,全力做好亞運會重大保電活動後勤服務工作。四是優化後勤人才梯隊建設,大力推動“青苗”培育計劃,建立覆蓋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用工性質的後勤人才培育體系。五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旗幟領航,夯實黨建基礎,以“踐行拖稍船使命”為主題,持續推進“紅船精神、電力傳承”在後勤領域的特色實踐。
加大綠色轉型業務投資,全力推進光伏倍增計劃任務落實,確保2022年6月底前20萬千瓦光伏並網。結合科創園建設推動資產運營方案以及抽蓄項目實施,促進資金資本資源化。依托國家電網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共享(浙江)實驗室等平臺,發揮綠色轉型發展技術優勢。與地市產業集團、外部企業開展多元化模式合作,打造“新能源+儲能”新業態。聚焦各類公共用能系統,培育企業能效專業服務、園區能源托管等產品,支撐開展碳資產管理、碳交易、綠色金融等新業務。做好光伏、氫能、海上風電、儲能、充電樁運維等各類新業務承接。落地實施超額利潤獎勵,引導子公司強化經營意識。總結任期制與契約化職業經理人、直簽員工多元化薪酬激勵試點經驗並做好推廣。一是全力以赴保供電。“十四五”期間,完成第二輪發電機組改造,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加強設備狀態監測和精益化巡檢,確保大壩安全和發電機組隨調隨啟。二是建設“一強四智”智慧電廠。推動傳統生產管理模式轉型,優化完善組織架構,強化專業業務融合,促進生產經營提質增效。三是推進緊水灘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加快預可研、可研進度,力爭在2022年底核准。四是做強水電專業力量。深化“設備主人制”,打造水電全業務核心班組,提升業務實施能力,併發揮電廠水工建築、防汛等技術優勢,服務主網安全運行。將緊緊圍繞國網浙江電力“兩轉一示範”工作大局,全力乾好兩件事情。一是聚焦電網轉型升級,服務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不斷強化檢測能力,提升資信水平,完善電力產品全鏈條全壽命質控體系,深入開展電力設備安全綠色技術、檢測評價方法和標準化技術研究,扮演好“電網衛士、檢測權威、科技尖兵”三個角色,把好電網“安全、可靠、綠色”三大關口。二是推進市場化公司發展轉型,走“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之路。全力強化市場開拓,開展檢測設備研發,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培育核心競爭產品,打造優質服務形象。積極突破體制機制,推動檢測資源整合,夯實基礎管理質量,建立人才培育體系,探索多元激勵機制,高質量提升企業運營能力。將始終不渝踐行“電等發展”重要囑托,以精品工程建設為重點,全力支撐高彈性電網堅強主網架建設。全力推進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堅持能早則早,深入實施“黨建+白浙特高壓建設”專項行動,齊力攻堅,確保年內實現階段性投產目標。以魯班獎為目標,高標準建成投產麗西多維“示範樣板”工程,投運涌潮擴等重點工程,有力服務浙江電網迎峰度夏。貫徹落實“雙碳”戰略,全面推行綠色建造模式,深化“綠建碼”應用,推進全過程場景化,推動落實節能降碳措施。深化應用“雲上查-線下核”數字化安全稽查模式,推進數據輔助決策和自動稽查能力建設,持續做好全省推廣應用,確保全省基建工程安全穩定局面。一是堅持創新開拓的“市場化”的發展導向。全面深化改革創新,以集團化為導向構建省地協同體系,加快向“平臺+技術+產品+服務”轉型,構建提升“30·60”品牌價值,加速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二是堅持以“電”為核心的綜合能源業務主線。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消費側能效升級提檔加速落地,統籌好支撐性、探索性、研究性三大板塊業務,深耕負荷、路燈、樓宇、儲能、工業節能等行業領域,提升一站式服務能力。三是堅持深化黨建融合引領企業做強做優。將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隊伍建設全面融入企業治理體系、組織架構和運新機制。用高質量黨建引領改革試點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大力實施“一三五”工程。構建一個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綠色技術智慧大腦與公司發展新引擎,實施核心技術、成果轉化、科創體制機制科改示範三個開拓,深入打造“平臺+人才”、“機制+活力”、“智力+資本”、“創新+創效”、“碳索+拓能”五個要素保障。
構建全球綠色技術交易生態。建成全球綠色技術智慧大腦,充分導入“產學研”,打造大數據產業和技術畫像,編製綠色技術標準、認定評估體系,實施聯合開發計劃,匯聚各類優質創新資源,深度賦能企業戰略發展。狠抓技術轉移轉化及激勵。開拓成果轉化激勵效應,探索跟投、“雛鷹”模擬投資基金等示範機制,推動職工創新成果產業化、商業化,激發科創動能。實施科技產業雙倍增。加快市場及應用導向自主成果研發,實施新能源+儲能等新業態創新示範工程,強化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實現自主產品產業化運營。
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能效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建成公司能效檢測與評估技術實驗室,獲得能源計量審查、綠色認證和碳排放核查等資質。聚焦電力市場化改革政策落地。提升電量預測能力,搭建電量負荷預測平臺,確保電量精準預測。提升市場交易能力,統籌中長期合約電量採購方案,確保採購電價在合理範圍。提升電費結算能力,構建購售一體化電費結算體系,確保市場化用戶電費發行準確。提升市場化服務能力,做好代理購電業務實施,全面完成國網浙江電力市場化購售電業務第二階段集約任務。聚焦營銷數智化轉型發展。打造大數據創新應用體系,建立營銷2.0、採集2.0一體化運營運維體系,完成“營銷大腦”推廣應用。打造國內影響力數智產品,拓展智能語音機器人、營業廳“數字虛擬人”等數智產品應用場景,持續賦能基層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