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這麼“瘋狂的媽媽”嗎?
不惜半年花費10萬塊,給孩子多次打“性抑制針”,只是為了讓女兒多長幾釐米!
前兩天的一個熱搜:#9歲女孩打性抑制針半年花十萬#,可以說實打實地暴露了當今父母對孩子的“身高焦慮”。
新聞中的這位媽媽,明知打了針,會阻礙女兒激素分泌,甚至導致不來月經等巨大副作用,仍執意要這麼做。
難怪不少網友都評論:為了長高,這屆父母太瘋狂了!
其實不止這位媽媽,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女孩開始有了月經,就代表發育停止,身高也就此固定。
所以,許多媽媽為了讓女兒多長幾釐米,都特意帶孩子去醫院打這種抑制針,醫院生長髮育門診更是爆滿。
可是……事實真如她們所認為的這樣嗎?
01
導致發育停止的元凶是...
女孩的身高和初潮年齡有關係嗎——有!
但絕不是來了例假,就不長個了。
當女生開始來月經,只能說明她的卵巢功能開始成熟,從此步入青春期而已,並不代表發育完畢。
要真說例假對身高的影響,那就是來月經後,孩子的骨骼生長速度會受到影響。
初潮過後,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會減少,骨骼發育的速度也會隨之變慢。
所以,發育沒有停止,但身高增長速度變慢倒是真的。
既然來月經不代表發育停止,為什麼還要說身高和初潮年齡有關呢?
那是因為還有一種特殊的發育情況——性早熟。
晨媽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女孩初潮早於8歲,極有可能是性早熟。
女孩性早熟特征
性早熟可以說是造成孩子長不高的元凶之一。
相比於同齡人,性早熟孩子的骨骼會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因此,他們的骨骺線閉合會更早。
骨骺線一旦閉合,是不可能繼續長高的,只能做一些拉伸動作,讓軟組織稍微拉長些而已。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初潮年齡才會決定最終身高。
02
什麼是性抑制針?
儘管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月經不會讓孩子停止發育。
但還是有一些傻媽媽為了讓女兒長高一些,去帶孩子打一種神奇的“長高針”——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性抑制針。
在醫學上,抑制針就是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它能從源頭上抑制性激素釋放,從而控制性發育進程,防止女童月經過早來潮。
基於此,這種針一般被用來治療兒童性早熟。
不過,凡是逆着自然規律的事物,也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危害。
由於這種抑制針的副作用實在太大,還會導致孩子體內出現激素不穩定的現象。
因此,即使孩子性早熟,醫生也會建議儘量不要通過打針的方式去治療。
可即便這樣,一些媽媽仍會因為擔心月經影響孩子身高,從而“故意”帶孩子打這種針,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未來會怎樣。
上個世紀臺灣童星紀寶如,憑藉可愛的外表、甜美的嗓音迅速走紅。
而她貪婪又愚昧的奶奶,為了讓她維持這種觀眾喜歡的童真稚嫩的形象,竟將紀寶如強行帶到醫院註射了“抑制針”!
隨着歲月流逝,紀寶如增長的只有年紀,而她的身高卻終生停在了149cm。
看着兄弟姐妹一個個長大成人,紀寶如身心皆損,甚至一度因自卑而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這再往後,便是她不幸的婚姻和失敗的家庭。
晨媽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自然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道理,媽媽們帶孩子打針也只不過是想讓她們有個好形象。
但是,違反自然規律的“逆生長”,帶來的不會是童話,只會是伴其一生的噩夢……
03
掌握這幾點,個子還能竄
其實在一開頭就說了,只要孩子初潮年齡正常(一般在12~16周歲之間),那麼來月經只是稍微減緩其生長速度。
根據大數據統計的結果,初潮過後,女孩的生長空間在5~10cm之間(平均7cm)。
如果我們能採取一些有效的幫助孩子長個的方法,那就能最大程度地讓孩子的個子再竄一竄。
確保充足睡眠
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睡眠時長和質量都會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
之前也寫過很多次不同年齡對應的睡眠時長應是多少,但由於生活習慣、學業壓力等問題,很多孩子沒辦法睡夠應睡時長。
既然如此,下麵這張表就告訴大家孩子最少應該睡多久。
要註意,即使睡眠再不充足,也千萬不能低於這個睡眠時長啦!
合理飲食搭配
我看見過不少媽媽,給孩子買各種維生素和益生菌補劑,雖然它們的確有一定功效,但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豐富物資,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天然補劑。
想讓孩子個子繼續竄,兩點必須要做好:一是早餐、二是補鈣。
運動要科學
運動不難,但科學運動很難。
首先,跳一跳、蹦一蹦絕不等於有效運動,不僅如此,還有可能揠苗助長。
之前有個新聞:一位媽媽為了讓女兒長個,每天逼她跳繩3000個,結果13歲的女兒反而患上了骨骺炎。
運動這件事,不是越瘋狂越好,而且只有堅持才能看到成效。
對於女孩來說,晨媽最推薦的運動是瑜伽類拉伸運動,它對器械、場地的要求相當低,一次的時長在20-30分鐘就可以。
而且這類拉伸運動還能培養出女兒優美的形體和優雅的氣質哦。
初潮,既是每個女孩必經的過程,也是她們邁入青春期的象徵。
作為母親,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從生理和心理上,讓女兒正確認識“例假”,而不是採用一些極端的方式,去刻意對抗。
最後,喜歡今天的文章記得點個贊+在看+分享,也願每個女孩都能在陽光下成長,在愛里綻放
*來源:本期內容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700萬媽媽關註的母嬰公眾號。主編:晨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品質生活理念,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點擊☞一個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是被允許做這4件“無用的事” 點擊☞唐山打人事件3天后,又有女孩“出事”了…… 點擊☞研究1000多個家庭,我發現,這7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附家庭參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