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現任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西九龍邊檢站執勤十隊警務技術四級主任。
密密麻麻的代碼,對大多數人而言,如天書一般,但在胡青眼中,卻如跳動的音符,美妙動人。
2007年參加工作以來,胡青發揮所學特長,全身心投入邊檢技術研發工作,先後參與完成了港珠澳大橋口岸“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型自助通關係統、自助通道查驗系統、“快捷通”系統等十餘個全國級大型項目。日前,在國家移民管理局首屆科技創新應用大賽中,胡青牽頭研發的邊檢智能視頻客流管控系統榮獲三等獎。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開通,胡青作為西九龍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技術骨幹,帶領團隊在20天內夜以繼日工作,圓滿完成口岸邊檢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為口岸順利開通做出了突出貢獻。
由於高鐵的便利性,西九龍站口岸開通一個月後,口岸客流量與日劇增。口岸在高鐵抵達後或駛離前會出現潮汐式客流高峰,一列高鐵滿載旅客為1200人,旅客下車後幾乎瞬間就會擠滿候檢大廳。
圖為疫情前西九龍站口岸旅客候檢通關現場。
為了用技術手段解決這個問題,胡青和技術保障隊的同事們認真分析旅客到達時間、停靠月臺遠近、客流與時間規律等因素,尋找西九龍站口岸的客流規律性。
“我們把時間進行分類,分為普通工作日、普通周五、普通周末、內地香港節假日、寒暑假,同一個類型的時間每天的客流曲線基本重合,可以做為勤務安排的重要參考。”胡青介紹道。
通過連續通宵達旦的加班,胡青寫出了邊檢智能視頻客流管控系統第一版程序,程序整合了列車時刻表和歷史出入境數據,移民管理警察可以通過列車到達時間、停靠月臺遠近,提前安排勤務,大大提高了用警效率和疏導效率。
圖為執勤隊根據邊檢智能視頻客流管控系統數據安排勤務。
邊檢智能視頻客流管控系統第一版程序上線後,胡青根據執勤隊在業務上的反饋信息,不斷修改完善程序,不斷升級算法。根據歷史數據建立了10分鐘級別的客流預測模型和每10分鐘人工、自助通道的開通需求模型。同時,根據每日客流預測模型和通道開通需求模型,該系統能較精準測算出當前口岸需用警力數量,同步推送至各級指揮部門,智能指揮一線執勤隊勤務安排並形成有效督導。
2019年,為了進一步提高客流預測的準確率,胡青帶領研發團隊在西九龍站口岸運用立體視覺技術,配合出入境查驗數據,精確統計出旅檢大廳當前準備通關人數,進一步把客流預測的準確率提升到98%以上。
圖為口岸平均通關時間效果圖。
圖為胡青參加全國公安機關基層技術革新大賽現場。
2019年,“客流預測與疏導系統”代表深圳邊檢總站參加公安部舉辦的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練兵成果比武大賽,胡青拿到了她的第三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獎。2021年,“邊檢視頻智能客流管控系統”榮獲國家移民管理局首屆科技創新應用大賽三等獎。
圖為胡青參加”深圳好青年“評選活動現場。
如果說人生是一段旅程,那胡青的人生總在不斷翻山越嶺中收穫別樣風景。
個人二等功、第二屆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二等獎、深圳市第三屆“黨建杯”創新大賽一等獎、首屆“最佳深圳邊檢人”……胡青收穫的榮譽獎項滿滿噹噹,但她從來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胡青常對自己說,既然已經出發,就永遠奮鬥在路上。
投稿/合作 請加微信:微信:xiaojingzhijia110 最新筆錄軟件 10.130.14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