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用戶在地里發帖,“心理醫生告訴我,七個病人有六個是Amazon的員工”。
有同學在下麵打趣說:說明Amazon員工更重視心理健康,而且有保險。
不過,心理健康問題雖然很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是相當重要的。
那麼在美國,該如何尋求心理咨詢呢?
外國心理咨詢師能理解中國人嗎?
被PIP了能找咨詢師開證明嗎?
大家最關註的,心理咨詢師怎麼收費呢?
在下麵這篇帖子里,作為全職私人執業心理咨詢師的樓主,給大家做了超級詳細的解答~
歡迎大家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到原帖與作者交流討論哦!
Hi大家好,我是一名紐約州註冊臨床社工師(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目前是一名全職的私人執業心理咨詢師,英文的說法就是psychotherapist in full-time private practice。
我最開始來到一畝三分地論壇的動因其實是查詢婚姻綠卡的一些申請要點,沒想到陰差陽錯認識了不少STEM專業的朋友,在逐漸溝通瞭解的時候發現大家廣泛對在美國進行心理咨詢有一種一頭霧水的感覺。
不知道從何開始,怎麼尋求,為什麼要尋求,尋求心理咨詢會不會給自己的記錄落下污點,在北美做臨床心理咨詢的從業人士都有什麼樣的執照,自己的情況應該去找哪一種執照的哪一種咨詢師,咨詢師能不能給自己開FMLA,等等等等,一大堆的問題。
我希望可以在這個帖子統一回答一下這些問題。
純手打原創,認認真真打了三個小時,看官們輕噴~
啊,樓主我這個人真的是話多……我其實寫這個帖子的時候想起了我讀書的時候關係特別好的一些朋友,明明都是非常積極努力,勤奮善良,朴實熱誠的人,因為對心理健康的不瞭解,默默的承受着很多痛苦,甚至做出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事。
我寫這個帖子的初衷是為這樣的同胞提供一些最初始的科普,希望至少可以去污名化心理咨詢這件事情,鼓勵更多的人去邁出第一步。
最後,在開始正文之前聲明一下:LZ我不打算在地里招收任何的來訪者,出於對你我隱私的顧慮,再加上LZ的caseload再往上加也會影響我的工作質量了……
在地里寫這些我完全不從任何地方賺錢,我也不會推薦任何個人心理咨詢師。真-純公益科普,寫這個帖子的最初動因是希望大家可以對我們的行業有更多的瞭解,有什麼問題歡迎問,想找個人心理咨詢師的同學們,請你們看我在下麵寫的“如何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導航帖。
此貼絕非廣告,絕非廣告,絕非廣告,好的好的,讓我們開始正文吧~
這一部分如果不需要的同學可以直接往下劃看乾貨哈。
問:我需要心理咨詢嗎?是不是病的很重才需要咨詢?
我們強烈建議所有人去嘗試心理咨詢,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強烈建議你立即馬上開始心理咨詢。
1)心理咨詢並不一定是“治病”,它也可以完全被看作是一個健康保健的preventive well services。
哪怕你是非常健康、樂觀、積極、沒有心理疾病史的人,也完全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的途徑去瞭解自己的童年,瞭解自己處理情緒和外界衝突的環境的方式是什麼樣的,甚至在異國他鄉,語言不通,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心理咨詢也可以是你在改變過程當中的一個支持系統。
我還聽說過一些朋友說,他們來了就會找心理咨詢師,去瞭解老外(?)和練英語(??)。我覺得這兩個動機其實都挺好玩的,其實我也不反對啊!
2)不過大多數人,無論是我身邊的朋友,還是和我一起工作的來訪者,都沒有達到(1)那種100%積極健康樂觀,不面臨任何人生選擇和糾結的情況。
心理咨詢也可以是一個你用來理清自己思路,實現自己三觀的自洽的服務,咨詢師會把你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和bias和你一起梳理清楚。
地里那些什麼情感天地,親密關係,奇葩舍友,老闆壓榨,PIP……都是完全會發生在健康的人身上,從而讓你困惑,讓你產生壓力的,去看心理咨詢,在這個情況下也是很有幫助的!
3)如果你嚴重焦慮,抑鬱,有自殺他殺自殘情緒或行為,有嚴重的進食和行為障礙,兄弟姐妹們,聽我一句話,快去看心理咨詢,救救自己吧。
我們的圈子內,幾乎每一名心理咨詢師都有過,或者是正在進行自己的心理咨詢,或者是精神分析。我們進行心理咨詢的動機,不僅僅是當來訪者更容易理解作為來訪者的體驗,更多是為了深度瞭解自己,利人利己。
我自己從當學生的時候就開始做心理咨詢,目前已經和我自己的咨詢師一起工作很多年了。我並沒有達到(3)那個程度,大多數時間處於(2),目前感覺自洽了很多。
問: 萬一我做咨詢這件事情被我同事或者是我的另一半,或者是我的家長髮現了,會不會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
第一是,美國所有面對成年人的心理咨詢都受到HIPPA Law保護,我們無權因為你的家屬、同事、親人索要,就泄露任何關於你的信息,否則我們也要坐牢的!!
您的醫療數據有的時候可能會被disclose: 我自己從業的過程中,最常見的是保險公司因為billing的原因向我索要客戶的診斷結果,以及來訪者因為種種原因要出庭,我作為咨詢師收了法院傳票,要去當庭作證。這些在我從業的過程中是極少數。
另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如果您和我披露您正在自殺(跟我說話的時候您正在把繩子往自己身上套),或者您想去傷害一個特定的人(比如你買了繩子要去殺你舍友……),出於Tarasoff Rule,我是有責任和義務去報警,或者通知潛在的受害者的。還有就是如果您虐待兒童,我們作為mandate reporter也不得不去打破隱私去報警。
但是,如果您不屬於以上任何一種極端情況,您的隱私100%受到法律保護,你不想說就不用跟任何人說。
如果你做決定去說:請你記住任何拿你在心理咨詢這件事去說你“有病”的人,都不是你的錯。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我就這麼說吧,我自己在選擇朋友和愛人的時候,會優先選擇有心理咨詢歷史、對自己的精神健康更重視的人。
這樣的人第一對自己的精神健康有更多好奇心和關註,第二更擅長做自我關懷,第三不怕閑言碎語,其實我是非常敬佩的。
問: 我需要去找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做咨詢?外國人能理解我嗎?
地里很多朋友都在吐槽說講中文的咨詢師一約難求,其實我想說,如果大家放棄語言障礙,說英語的咨詢師其實也可以嘗試一下!
樓主我自己就是和說英語的咨詢師一起工作的,真的不需要你口語滿分。而且和說英語的咨詢師一起工作,雖然確實存在一些文化背景、語言環境上面的挑戰,很多時候你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學英語也是一個選項哈哈哈哈!)
樓主我的感受是,我感到我的美國老爺爺咨詢師也可以理解我,並且我們之間也建立了非常深切的聯結。在五年多的臨床咨詢里,樓主我也經歷了這種“跨越語言環境,也可以和另外一個人建立如此親密信任的關係”的感受,感覺收穫非常大。
另外一件事:如果您已經達到了自殺、焦慮發作、進食和睡眠障礙這些臨界點,哪怕您是一名強烈偏向中文咨詢師的人,如果中文咨詢師找不到或者是waitlist太長,請您別管語言了,救命要緊。
問: 心理咨詢有用嗎?能治啥?
這個真的也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你的情況不同,我們給予的prognosis 也會非常不同。
比如如果您已經到了自殺他殺起不來床的程度,這個時候您大概率是在talk therapy的同時,需要去找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 or nurse practioner),或者您自己的primary care physician開藥的。
比如家庭問題(家長被困國內,自己疫情回不去),以及職場矛盾,地里最近不少有被亞麻PIP的人,感覺非常焦慮、抑鬱,我的說法是,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環境的改變,心理咨詢確實沒辦法讓中美關係緩和、開放國際旅行、以及說服你的上司去不噁心你……但是它可以是一個support system,可以在你人生的艱難的時期陪在你身邊,鼓勵你支持你,幫助你理清思路。
問: 被PIP了能找心理咨詢師開證明嗎?
遇到PIP的話,順便說一句,我們會為符合情況的來訪者去申請FMLA。如果您正在經歷職場霸凌、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FMLA是您的合法權利,請您不要忽視您的需求和合法權利!
這個話題我在另一個帖子下說了很多了,傳送門:
只需要知道如何尋找心理醫生的請直接往下劃看第三、四部分哈。
問: 心理咨詢服務通常都有什麼?
對地里大多數同學來說,我們最常見的就是outpatient mental health (therapy & medication management,一個心理咨詢,一個開藥)。
Individual Therapy(個體咨詢)最常見的是30分鐘,45分鐘,和60分鐘的咨詢,開藥的話一般見一次開藥的醫生為期15-30分鐘。這兩者在疫情之前都是線下,疫情以後幾乎全都變成線上的了。
其他常見的形式包括,但不僅限於團體咨詢(group therapy),一般是一小撮相似處境的人(比如我自己最近在開Asian women support group)在咨詢師的帶領下做小組咨詢,一般為期60分鐘;
家庭咨詢(family therapy),和父母子女一起見咨詢師;
以及伴侶咨詢 (couples therapy),和你的另一半一起見咨詢師。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情況,我們有higher level of care,比如15分鐘危機干預(crisis intervention),一般是比如來訪者情緒崩潰,和咨詢師進行咨詢時間之外的干預;
有inpatient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就是傳說中的入院治療,這個就超過我的scope of practice了,來訪者當中我是見過的……
如果情況特殊,有時候我們還會有substance abuse rehab,就是去集中管理的療養院戒酒戒物質濫用的體驗。這個我還真的從業六年,從來沒在中國人留學生群體里見過。但是,如果您有這方面的需求,請您千萬千萬不要因為羞恥或其他的原因不接受治療,越早尋求幫助越好……真的,我們真的不會judge您的……只會覺得您有勇氣主動尋求這方面的專業服務,是很有勇氣的事情。
問: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情況適用於以上哪一種情況,如何開始心理咨詢?(比如不知道自己應該開藥與否,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物質濫用rehab)
如果啥都不知道,可以預約一個primary care physician,他們都受過專業訓練,可以為你做一個初步的評估,還可以給你轉介(referral)。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想去做心理咨詢,但是不知道自己適用於什麼群體,我的建議是先找一名符合資質的心理咨詢師,給您的情況給您做一下評估。
一般心理咨詢師是可以幫助您去轉介精神科醫生的, 但是一般情況下,很多精神科醫生是不想(或者根據一些州的法律不能)在您沒有咨詢師的情況下,直接給您開藥的!
如果不確定自己要吃藥還是心理咨詢,不知道心理咨詢需要什麼樣的時長,可以先從預約一名心理咨詢師開始。
對於我而言, 大多數成年人的咨詢介於45-50分鐘之間,30分鐘在我看來效果有限,很多時候30分鐘都是給多動症小朋友設計的……
問: 心理咨詢一般多少錢?我的保險收不收?如何使用我的保險?
心理咨詢的從業者,以及任何美國的醫療服務都分為網內(in-network), 或者網外 (out of network),。
in-network的意思是這名醫生接受你的保險,每次你去看TA只需要付你保險卡上面寫明的"specialist" 的copay;out of network的意思就是,這名醫生不接受你的保險,你需要按照他的收費標準自費,但是你的保險如果有out-of-network coverage,你可以拿着他們給你開的賬單去保險公司尋求報銷。
這名員工的保險卡的意思是,任何in-network with united healthcare choice plus 的心理醫生,每次他去見心理醫生的copay花銷是35美元;
這是我隨手從NYU官網上扒的(這個信息對於高校而言都是公開的,雇主的話可以問你們HR要這個政策細讀,對專業名詞有問題的話可以隨時給保險公司打電話)
他們這邊說的是out of network responsibility是50% co-insurance,意思就是如果你是NYU的學生並且購買了這個basic plan,你找一個不收NYU學生保險的心理醫生,他一次收你100刀,你一次要負擔100x50%=50美元。
有沒有不收in-network,不收保險只收自費的咨詢師?
有啊,比如LZ我自己,我主打的客戶群體就是註重隱私,不想讓任何保險公司接觸到他們個人隱私的群體……看大家需求吧~
1)不要以為你的高校的insurance plan覆蓋範圍很小,比如NYU student health insurance,它的母公司是Wellfleet,Wellfleet pair with Cigna!
所以,如果你是NYU student insurance holder,一切收wellfleet和cigna的provider其實都是In-network的。這個時候比如你見了一個收cigna的心理醫生,你一次copay就是你保險卡上的copay,而不用走那些奇奇怪怪的co-insurance!
我知道很多高校是和大保險公司合作,批量購買,比如NYU和wellfleet/cigna合作,比如哥大是和Aetna合作。不瞭解不清楚的可以去給學校student health center小蜜打電話,千萬不要花冤枉錢!
2)地里大多數人的醫療保險,都可以包含或多或少的心理咨詢服務。是的,說的就是你的雇主保險,和你的學生保險!!!
大多數時候,一些很好的問題,是給你的保險公司打電話,去問你的保險公司能不能囊括心理咨詢 (individual psychotherapy)。
如果你懶得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只知道自己的保險是啥(比如united healthcare oxford和一個保險號),你可以在psychology today或者其他平臺(樓下會詳細講解怎麼做)去篩選你這個保鮮下的咨詢師,然後讓咨詢師去為你verify!
另外一個野路子:如果你人在加州or紐約,你可以試一下用這個網站去查詢你的保險覆蓋範圍: https://headway.co/insurance/form
3)走保險的話一定要看清楚deductable啊,copay啊,coinsurance這些概念啊,但是同學們,這些工作真的是心理咨詢師也可以幫助你,很多時候是一勞永逸的活兒,千萬不要半途而退啊
只需要知道如何尋找心理醫生的請直接往下劃看第四部分哈。
問: 在美國,什麼樣的人有權力給你合法的開藥?什麼樣的執照從業者有權力給你做合法的心理咨詢?
這個問題是關於scope of practice的,以下是【可以】開藥的licensure:
(1) Psychiatrist, MD
(2)Nurse Practitioner, NP
MD和NP理論上也可以做therapy,但是一般MD和NP要麼不做,要麼收費奇高,畢竟人家開藥15分鐘就可以賺好幾百刀,和therapy一個小時的收入是一樣的……
以下是【不可以開藥】但是【可以做therapy】的licensure:
(1)LCSW,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是我自己的執照(有些地區可能叫做LICSW)
(2)LMHC, Licensed Mental Health Counselor
(3)LMFT, Licensed Marriage and Family Counselor
(4)LCAT, Licensed Creative Art Therapist
(5)LP, Licensed Psychoanalyst
(6)Ph.D. in psychology, psychologist
(7)Psy.D,Clinical psychologist.
問: 有這麼多眼花繚亂的執照,我應該去選擇啥樣的咨詢師?
在所有的長程心理咨詢的過程中,這些執照的持有者全都可以給你做心理咨詢(無證行醫的不要去,出了事你都沒辦法告他們)。
其中見得最多的是LCSW和LMHC,但是不代表其他的執照就比這兩個強或者不強。我想說的是,執照本身沒有咨詢師自己的specialty、從業經驗和從業風格取向重要。大家不用過於去糾結執照……
那麼如何看咨詢師的specialty呢?如果我在給自己尋找咨詢師,我一般會看一個人的listing:(隨便在psychology today上拉一個listing):
比如在這個人的主頁上,我看到她擅長創傷、物質濫用和焦慮。
如果你更多的需求是焦慮、抑鬱和life transitions,但是你沒有任何創傷和物質濫用的歷史,那你們可能就不是一個特別好的match……
哪些網站比較常用來尋找咨詢師?
psychologytoday.com
Bridges mental health: https://bridgesmentalhealth.com/
My Wellbeing: https://mywellbeing.com/
咨詢師的碎碎念:Mywellbeing一年的會費要1300刀,我交錢在上面打廣告了,傻子才不會理你……
Zencare: https://www.zencare.co/
咨詢師的碎碎念:Zencare一年的會費也要1000多刀,我交錢在上面打廣告了,傻子才不會理你……
Zocdoc這個軟件,特別方便!
咨詢師的碎碎念:Zocdoc這個軟件最狠了,不僅可以直接幫你verify保險,還可以實時安排你的預約,而且你每book一次作為provider我就要給他們60刀,你的每一次booking我都要給Zocdoc錢,傻子才不會理你……
https://headway.co/
咨詢師的碎碎念:我也在headway上面掛牌,雖然不花錢,但是我也很依賴這個平臺!
https://openpathcollective.org/
Open Path Collective: Affordable Counseling- Open Path connects clients in need with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ho offer affordable therapy for $30-60 per session
我自己並不在上面掛牌,但是我知道一些非常功德圓滿的老教授,單純為了回報社會,在上面掛牌去做low feel therapy……
如果你是學生,請你充分利用你的student health center尋求referral!你可以直接walkin或者給他們打電話發郵件,他們會給你發一個list!
你可以去找你的PCP要referral!他們也有責任給你list的!
你可以去嘗試在谷歌當中直接輸入chinese speaking therapist +你的zipcode,很多咨詢師比如lz我自己是會在谷歌上打廣告的,很用心的做個人網站的咨詢師,也是會希望有客戶來找我們的……
問: 簡單心理、KY這些國內的平臺可以用嗎?靠譜嗎?
短答案是不好說。這些平臺確實有很多中文心理咨詢師,我認識的很多我很尊敬的老師同行也在上面。跨國咨詢最大的問題是,這是一個法律上的灰色地帶;
如果你的中國咨詢師在美國沒有執業權力,沒有national NPI這些事情,他們也很難受到監管,同時,如果你想用他們來給你寫FMLA的話可能會面臨不被北美HR承認的風險;
如果你們兩個之間萬一齣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你的咨詢師對你進行言語X騷擾。。。媽啊這個我真的還真的聽說過。。。)維權之路特別特別長。。。
魚龍混雜……
國內平臺的咨詢師肯定都是說中文的~而且很多其實都是收費相對來說更低廉,而且有海外經驗的大牛,有可能會撿漏~
頁面更友好~
一般回覆頻率更高!
我自己用KY和簡單心理掛牌麽?私心講,不用的,因為這些平臺抽成太高了,而且我90%的客源都通過谷歌搜索到我的網站,直接聯繫我,對這些中介其實我沒啥需求……另一個原因是,我可以在北美執業,但是在中國執業其實是一個灰色地帶,不想去碰……
問: 還有其他的一些非線上搜索心理咨詢師,或者去找你的PCP或者學生中心的方式去找心理咨詢麽?
•如果你有親朋好友,可以去問一問,結果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我好多華人來訪者都是referred by a friend。
•搜一下當地的大學和訓練機構,比如USC School of Social Work,可以去給他們發郵件,很多都有fauculty link; 比如Gestalt Associates for Psychotherapy,是一個紐約城內的格式塔心理學訓練機構,裡面也一直在招收low fee clients,一個session只要30刀;
•當地的自殺防禦熱線,我們在NYC的話是NYC Well,你可以去給1-888-nyc-well打電話去要referral;
•去你的保險公司官網,登錄你的賬號,找那個find a provider的選項,大殺器,你直接勾選mental health或者是therapist,裡面所有的人都對你來說in-network!
•多給幾個咨詢師發郵件,像海投一樣,一次投個10個8個,總有幾個有Opening的!
•如果被告知某個咨詢師沒有opening,可以主動回郵件要求他們幫你referral,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關係網,我們99%的時候認識有opening的同事和資源!
我純手打到這裡我已經殘了……說幾個我只會跟我好朋友講的insight吧。
一般情況下,咨詢師越是well paid,自己的生活狀態越好,越是知道怎麼和你一起工作。
而在我們這個行業,越是well paid/技術厲害的咨詢師,就越是開private practice. 如果我自己找咨詢師的話,我是不會去找在機構或者是NPO裡面工作的咨詢師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如果在機構里工作的話,一個小時稅前抽完成也就拿30刀上下……拿着master的學位拿着跟門口保安大爺差不多的錢……
除非是你們市裡最好看起來最壕的那種公立醫院,為機構和雇主工作的咨詢師一個小時收入最多不會超過70刀(這個是全美水平),大多數也就一個小時30-40刀。這個比較低的收入導致了優秀群體大批量離開agency和雇主,去開私人執業,我們從雇主的地方離職,去自己開私人執業的時候,我們彼此之間說的話都是congratulations or YOU MADE IT!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找鋼琴老師,和各種樂器技能的老師,都是一把心酸淚,不說了。
一般都會給你15-30分鐘的時間,你可以和他們簡單說一下你的問題,看看他們有啥insight,不用一上來就直接敲定。
其實作為咨詢師我也很感激這種約free consultation的人啊,我也不想攤上直接booking,對你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忽然要和你一起工作啊QAQ
我真的已經手殘掉了,我先發出去吧……
樓主打字辛苦了!另外,樓主還在原帖評論區回答了很多常見問題,大家如果對心理咨詢還有相關的疑問或看法,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信息來源一畝三分地論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繫
歡迎小伙伴們爆料提供新聞線索發送到:1point3acres.ops.1@gmail.com,會加米喲
生活|投資|職場|留學
與百萬華人一同關註我們4個公眾號!
別錯過北美最新熱點和乾貨!
商業合作:1point3acres.com/contact
百萬級月活,品牌精準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