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樓市調控加碼了。
此時此刻,正在上海一線調研的我,想真誠的給大家提個建議:
請取關所有“因調控加碼而唱空”的自媒體和大V!
註意,是取關所有!
此次調控加碼,可能降不了房價。
但是,卻能檢驗出哪些自媒體和大V是個不學無術的老憨批。
對樓市傷害不大,但對大V侮辱性極強。
此次調控加碼,重點在哪裡?
1月21日晚,上海樓市新政出爐。
七大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
原文很長,重點只有四個。
第一,鎖死“假離婚破限購”。
夫妻離異3年內購房,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第二,免徵增值稅,從滿2年改成滿5年。
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增值稅;
個人將購買5年以上(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征收差額稅; 個人將購買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增值稅。
第三,嚴查信用貸、消費貸和經營貸。
嚴格執行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
嚴防信用貸、消費貸和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
第四,無房剛需優先搖號。
完善新房公證搖號選房制度,優先滿足無房家庭的自住需求。
第五,增加商品住房供應。
郊區軌交站、五大新城(南匯、松江、嘉定、青浦、奉賢新城)加大供應力度
梳理下來,依舊是常規的五招——
假離婚滾粗!加稅降房價!
嚴查信用貸!無房戶先選!
再畫一個增加供應的大餅!
有句實話,雖不當講,但不得不講:
此次調控加碼,讓我看到了直面樓市上漲的無力無奈感!
中國樓市,有一個傳統錯覺——
房價上漲,都是這幫炒房客害的!
輿論針對炒房客,都是這幫壞批,不乾人事;
政策針對炒房客,加稅限制交易,嗷嗷乾你。
但是,不是所有的鍋,都能甩給炒房客、投資客。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就講的非常清楚。點擊可查看→《壓不住了!請準備迎接上海房價,至少普漲30%!》
上海樓市之禍,禍不在投資,禍在供需。
上海考察多日,我來告訴你目前上海的核心購買力來自於哪裡?
上海的第一部分購買力,來自於置換潮。
下麵這張圖是2016-2020年上海商品房總價段成交結構變化。
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事實——
上海改善類需求,一直在逐年遞增。
上海樓市,正在成為剛改和改善需求占主導的市場。
然而,現在上海市場上能看得上眼的改善房源,幾乎沒有。
我們在鏈家的房源庫上,只需要添加四個最基本的改善標簽——
110㎡以上戶型、20年以內房齡、帶電梯、商品房。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整個上海,能勉強稱得上改善的房源只有3500套。
一個擁有2400萬人口的超級城市,能看得上眼的改善房源全加在一起,只有3500套,這是多麼可怕的現實。
為什麼上海的行情,是從改善類房源上漲開始的?
因為沒貨!
上海的第二部分購買力,來自於學區房。
2020年3月份,上海出台民辦學校幼升小和小升初搖號政策,再加上2018年的公民同招政策,上海的家庭面臨著一個選擇——
要麼報公辦,要麼報民辦,只能二選一。
一旦選擇民辦,就必然面臨搖號,存在極強的不確定性。可能搖中民辦福利,也可能走向對面菜小。
於是,諸多家庭走向了更穩妥的公辦學區房。
3月份之後,學區房一路領漲。
誰不漲,誰憨批。
漲幅最大的,就是雙學區和一貫制學區。
有閔華二加持的紫竹半島,從7萬漲到11萬;
前灘華二的學區房,一路漲到20萬/㎡; 浦東福外和建平西校的梅園,一路漲到19萬/㎡……
整個2020年,學區房的需求量漲了15%,而掛牌量跌了25%。
為什麼上海的行情,是從學區房上漲開始的?
同樣,還是因為沒貨!
上海的第三部分購買力,來自於剛需。
2020年,是上海剛需大爆發的一年。
這一年,上海剛需的爆發點一共有3個——
第一個,是一大波剛滿足購房資格的非滬剛需。
2016年3月,上海頒佈“滬九條”。
要求非滬居民購房,個稅和社保繳納年限從滿2年,改成滿5年。
一大波的剛需,在當年失去購房資格。
連續繳納3年社保之後,這一大波剛需,在2020年重新擁有了購房資格,大規模進入市場。
第二個,是一大波剛拿到上海戶籍的新上海人。
2013年,上海頒佈“居轉戶”新政策。
要求居住證滿7年,才可以申辦上海戶口。
2020年,剛剛到時間。
近2萬人,通過居轉戶拿到上海戶口,擁有購房資格,相比去年增長40%。
第三個,是一大波剛被引進過來的人才。
2020年,上海頒佈“人才引進”新政策。
上海985應屆畢業生,符合申報條件就能落戶;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
近1.5萬畢業生,通過人才引進拿到上海戶口,擁有購房資格,相比去年增長48%。
剛滿足限購的非滬剛需,加上剛落戶的新上海人,再加上剛被引進的畢業生,至少往上海市場空投了近10萬的購買力。
你再看看現在上海市場的商品房供應——
二手商品住宅,只有3萬套;
新房全面供應,只有5萬套。
10萬個剛需,對應8萬套房子。
為什麼上海的行情,能從學區房和改善房蔓延到剛需?
依舊,還是因為沒貨!
上海的第四部分購買力,來自於舊改。
2020年,上海啟動了大規模的舊改拆遷。
黃埔、楊浦和虹口,已經拆了2.8萬戶。其中,超過9成是貨幣化安置。一個虹口北外灘,一個黃埔老城廂,未來還能再拆出來近30萬的人口。
一線城市,帶着貨幣安置,玩兒拆遷?
簡直是夭了壽!
一個緊俏市場里,被空投了數萬個“失去房子,只剩下錢”的購買力。
本不富裕的上海樓市,更加雪上加霜。
為什麼上海的行情,能全面開花?
沒貨!沒貨!還是沒貨!
以上,就是上海樓市的四批最核心購買力。
等着換房的改善,急着上學的家長,嗷嗷待哺的剛需和沒有房子的拆遷戶。
也就是這些人,用了一年時間把上海樓市買空了,讓上海樓市進入了無房可賣的境地里,讓上海樓市快速進入到了上漲行情里。
他們能有什麼壞心眼呢。
只不過是想有套房、有個家,孩子有個學上罷了。
很多人都誤以為,房價都是被炒房客炒上去的。
上面這四群人,能算炒房客麽?
誰敢厚着臉皮告訴我,這群人也能算炒房客?
屁的炒房客,都是搶不到房的普通人罷了!
檢驗各路房產大V智商的名場面來了!
我不知道今天會有多少個自媒體和大V發文:
上海調控升級,上海樓市涼涼!上海樓市被重鎚,讓炒房客無路可逃!
我不是針對誰,
我是說能寫出類似內容的自媒體和大V,都是憨批!
通過上面的一大串分析,我們就很清楚了——
這波上海行情的背後,沒有那麼多的投機客,也沒有那麼大的投資泡沫。
上海的房價上漲,來自於日益增長的真實需求和逐漸歸零的真實供應之間的矛盾。
但是,昨天加碼的調控政策能否解決這個矛盾?
顯然是無法解決!
你說要控制假離婚,要嚴打經營貸。
拜托你搞搞清楚——
上海真正的四群購買力都是普通人,不是炒房客。
他們只是想老老實實買套房改善、上學、有個家的普通人。
他們之中有幾個懂這些炒房客花招的?又有幾個用了這些花招的?
你說要加稅,把免徵增值稅從滿2年,改成滿5年。
拜托你搞搞清楚——
現在的情況是,沒房了!
別說滿5滿2的房子,所有的房子也才只有不到3萬套,最多也就賣兩個月。
這是絕對的賣方市場!
所有的稅費,絕對都是買家承擔!
加稅,只能讓買家所承擔的成本更高!
整個調控加碼政策包里,唯一有效的,就是加大供應的畫餅。
然而,樓市裡的供應,並非說加大就能加大。
從喊出口號,到供應放出,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時間。
在這半年的時間里,購房者所面對的——
不僅有依舊難搖的新房,依舊傲嬌的房東,依舊上漲的房價。
還有,加稅之後徒增的稅費成本。
這一輪的上海調控,搞錯了假想敵。
他們把只想買套房的人民群眾,當作了可恥的炒房客。
所有的招數都針對炒房客,卻徒增了剛需的購買成本。
更可笑的是,一群煤體大V還在為之努力唱空,搖旗吶喊!
最後,我還是要在上海樓市的一線,給大家提供三個建議——
1、剛需抓緊上車;
2、置換先買後賣;
3、取關唱空大V。
這一輪的上海調控,大概率既降不了新房熱度,也降不了二手房價。
如果你還要質疑,我就最後再給你舉個慄子。
今天,我們去看了上海寶山的某盤,絕對遠郊,沒有地鐵,沒有商業,界面賊差。
他們說,他們是寶山賣得最差的項目。
從開盤到售罄,只用了15天。
下周開始,他們的銷售開始輪休。上三天休四天,每天五點半下班。
等着開盤,等着售罄。
面對這種市場,你還要給我唱空。
你怕不是瘋球了吧。
城市調研系列:
本文為大碗樓市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