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告別80後

文化
百科
健康
時尚
美食
樂活
旅行
幽默
情感
體娛
美體
民生
財富
科技
創業
汽車
樓市
職場
教育
學術
企業
區塊鏈
其他
發佈時間:
免費註冊

高雄抓漏專家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0.jpg行動餐車

80後再互聯網上的精神家園,要麼關閉,要麼衰落。


排灣族串珠飾品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1.jpg

文 | 蔣曉婷
封面來源 | 視覺中國
來源 | 字母榜 (ID:wujicaijing)


比貓撲關帖,向大眾官宣死亡消息早9年,胡一帆已經猜到貓撲的結局。


他是貓撲最早一批的產品經理,也是貓撲深度用戶。1999年註冊,2006年入職成為核心項目的領導,在2012年貓撲從北京搬到南寧前離職,“離開北京互聯網核心圈,貓撲已經預告了死亡”,親身經歷了貓撲從繁榮到消亡的全部過程。


如果沒有貓撲,胡一帆沒辦法想象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從大學接觸貓撲開始,他的人生軌跡變了。“認識了新世界”,從沒見過世面的農村娃,接觸到最前沿的互聯網流行文化;“結識了眾多朋友”,基於共同的游戲愛好,他們相識、相交20年,他的社交網裡,除了親人和同學,朋友都來自於貓撲;“有高事業起點”,入職貓撲就是核心項目的高管,成為國內最早期產品經理,離職後順勢進入國內頭部互聯網大廠,事業軌跡直線向上。


最重要的是,他發現自己的人生成長軌跡,跟隨貓撲一起嵌進了中國互聯網流行文化的歷史歷程。胡一帆覺得驕傲,“貓撲稱得上是國內大多數70後、80後心裡,中國互聯網流行文化的發源地,幾乎集齊如今市面上所有知名游戲網站、游戲公司的創始人、高管,即便是在現在95後扎堆的B站,走紅的鬼畜視頻里都多多少少有貓撲當年的影子。”


可那又怎麼樣呢?當95後、00後成為互聯網核心用戶,70後、80後扎堆的互聯網產品們不約而同被時光化成前浪,“北貓撲南天涯”走向落寞,紅極一時的貼吧沉寂,虎撲活成“直男桃花源”,5500萬的月活,在互聯網產品中連腰部都算不上。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2.jpg

4月15日,貓撲發公告關閉發帖功能


胡一帆無數次反思過貓撲的死亡原因,推及到大多數社區產品似乎也適用,“日益增長的用戶規模和落後的產品設計之間存在矛盾。”以至於平臺信息過載嚴重,內容難流動,“用戶想搜信息,搜不到,想跟人互動,互動不上,體驗越來越差。”


“當時國內的BBS產品形態都已經過時,我們最大的錯誤是沒提前思考BBS的下一代該怎麼在產品形態上重構。”胡一帆試圖做出改變,2008年移動互聯網初露苗頭,胡一帆帶隊研究Facebook、Quora,全面着手改版方案,推出貓撲Hi,一款中國版Quora,“產品形態約等於貓撲里的知乎”。


可惜失去天時。等胡一帆做完產品改版方案,貓撲面臨分拆上市,地位被校內網取代,在千橡集團位置邊緣,他只能眼睜睜看着知乎以中國版Quora出道、上市,貓撲則不得不帶走昔日和80後用戶的集體回憶,化成了時代的一粒灰塵,黯然告別。


與胡一帆對貓撲的不舍情愫不同,李羽想起自己在貼吧懟天懟地的時光,忍不住暗罵自己“幼稚”。和貼吧相識12年,除了開始2年的狂熱,後10年他再沒認真看過貼吧,偶爾去逛逛帝吧,發現老毅絲都走沒了,帝吧越來越飯圈化,“再找不到共同語言。”


還有人在悄無聲息離開。劉宇記不得自己多久沒用虎撲了,人到中年,沒時間打籃球,時間用在陪孩子上,離開虎撲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寧願有空刷會兒抖音,看個廣告的功夫,能給孩子報個補習班,“虎撲內容都是籃球和女人,更適合年輕男生”,劉宇說。


互聯網的“殘忍”在於,產品要和時間做朋友,但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永垂不朽。作為第一代互聯網用戶,80後面臨的一大處境是,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和昔日精神家園的距離正越拉越遠。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3.jpg


胡一帆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紀念貓撲。


每次註冊社交新賬號,字母和數字組合,胡一帆不變的選擇是:英文用mop(貓撲)。使用產品時又會忍不住和貓撲做對比,找找貓撲的影子。


朋友圈除了親人和同學,所有朋友都來自於貓撲。胡一帆沒辦法用一個“愛”粗淺概括自己和貓撲的關係,“是給出生在窮山溝的我,一個全新的生命。”


和如今日活過億的互聯網產品相比,貓撲的日活或許不夠看,活躍人數最高的2011年,用戶規模不過百萬。


但比起同時期的天涯社區,在時政、社會、娛樂上全面開花,貓撲因其游戲屬性,在彼時互聯網尚不普及,純靠用戶為愛發電的情況下,誤打誤撞成了不少年輕人的精神樂園,演繹出一套專屬年輕人群體的BT文化。


“BT不是指變態,是思維跳躍,這是貓撲人才會懂的梗,”胡一帆解釋,現在年輕人愛用的233,就起源於貓撲,從表情包演化成“哈哈哈”,表達開心;874代表打耳光;線下見面互叫“賤人”,別人會以為在吵架,其實是貓撲用戶在打招呼。


一聊起貓撲,胡一帆控制不住得吹起彩虹屁:沒有搜索引擎,貓撲能讓電視劇導演甘當自來水,在劇里夾帶私貨幫忙推廣;無論是游戲圈、媒體圈,大家都有共識——找游戲攻略,去貓撲;一款游戲出來,用戶能專業到從宗教、主創思考、製作人觀念變化、內心戲去挖掘分析,像聽大師講課......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4.jpg


貓撲推出的核心產品大雜燴,則拉平了所有人的距離,沒人區分富豪、工薪階層和學生,沒人在意網線另一端是程序員,還是廚師,沒人去歧視LGBT群體,“尊重每個人的發言權,只要有人提問,看到的人就會幫忙解答。”


從註冊貓撲開始,胡一帆就是深度用戶。每半小時上貓撲看最新動態,一看便是一整天。偶爾下課回寢室的路上,想到貓撲的段子,會在大馬路上狂笑。


貓撲的另一大驚喜在線下聚會。全靠網友自發組織。北京、天津、重慶……無論胡一帆走到哪個城市,但凡有人組織,一次能來幾十人,老貓撲的生日會有貓撲人專場,最多的時候可能每星期聚2次。


武樂在聚會上認識了好幾位鐵兄弟。儘管他使用貓撲的時間不長,不過2年。但在沒有手機、短視頻干擾的21世紀初,玩一次“殺人”游戲,玩一把874,聚一次餐,唱一次KTV,都能發展成熟人。


小到搬家,大到畢業找工作,武樂都能找貓撲老友幫忙。他甚至參加過老貓撲的結婚典禮,兩位新人在貓撲上認識,線下聚會看對眼,然後相戀、結婚,“雖然最後離婚了。”


武樂也是最早一批離開貓撲的人。2004年貓撲被賣給千橡集團,出於商業化需求,貓撲上新人涌進,論壇上的內容越來越水,引發大批老貓撲離開,自建貓撲小圈子。


到胡一帆入職的2006年,貓撲上市失利,平臺內容出現過載傾向,產品形態卻遲遲得不到更新。“貓撲的產品邏輯一直在輔助內容生產,忽視了內容的交互體驗。”


彼時國內互聯網產品還是摸索階段,一切學習是摸着摸着石頭過河,依賴模仿海外社交產品學經驗。胡一帆後悔自己沒進步得快一點,如果早給產品改版,可能貓撲不會死。


但產品的成功,從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隨着貓撲在集團位置邊緣,拿不到資源扶助,胡一帆的改版成了空談,他自己也無法確定,做出貓撲hi就能阻止知乎彎道超車?


貓撲搬到南寧的決策,也成為BBS時代終結的一大標誌。胡一帆選擇在搬遷前離職,為自己13年的貓撲生涯畫上句號,他沒覺得可惜,“每個產品都有發展規律,老貓撲的圈子還在,只是不再用貓撲而已。”


和他一樣,不少老貓撲轉戰其他社交平臺,申請賬號是就在宣誓主權,在昵稱後面加“233”, 一款屬於貓撲的表情包。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5.jpg


2012年是互聯網內容產品的時代分割線。微博、微信、知乎、頭條等信息渠道的增加,削弱了第一代BBS的魅力,沒跟上時代脈搏的老產品逃不過被用戶拋棄的宿命。


容青和天涯相處的時間,完整經歷熱戀、平淡,再到知乎、微博興起,喜新厭舊和天涯分開。如今提起天涯,他有點“怨恨”。


彼時天涯還處在全盛時期的2008年,國內社區論壇各具氣質,比起貓撲的年輕,天涯更中年範兒,時事政治、社會宏觀層面的討論應有盡有,很多大V在論壇上揮斥方遒,指點房價漲跌。


容青是奔着買房來的。看大V們想法前沿,能預判趨勢,容青成了某地產大V的真愛粉,把北京房價一定會降價當作信仰。


眼看北京的房價3年間翻倍漲,容青不看好奧運會後,北京房價會繼續上漲。


更主要是自己沒錢,只有房價下降後,自己才能買得起。看到大V用嚴謹的數據,列舉房價上漲對產業、經濟成本、貧富分化、人口等存在負面影響,他成了大V的真愛粉。


熱戀階段沒超過2年,容青每天上天涯搜索北京房價信息,聽大V坐而論道,堅信房價會降下來。結果被現實打臉,房價一路上漲,聽說大V一邊鼓吹房價會跌,一邊偷偷買下好幾套房,打破了容青對天涯的所有濾鏡。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6.jpg

2007年8月,天涯社區與谷歌聯手對付百度“知道”


他關註的時政、社會向信息,則面臨被微博、知乎等平臺分流,信息渠道增加,可選範圍增多,無論從內容,還是產品體驗,容青對天涯越來越不滿意,“落伍”。


李羽則是覺得自己長大了,不適合留在貼吧。


那是12年前,李羽剛出校園,處在職場迷茫期。瞭解李毅吧(又叫帝吧)存在後,感覺找到了組織,果斷成為一名“毅絲”,把李毅當靶子,對中國足球冷嘲熱諷。


“就是一場大型行為藝術,圖個好玩。” 被嘲諷最狠的李毅都不以為然,“毅種循環”、“天亮了”、“此球我銘記一生”成了貼吧暗諷名梗,文言文《李毅大帝本紀》把李毅按在地面上摩擦,李毅乾脆把自己的微博名字改成“李毅大帝”,體面加入這場狂歡。


以李羽為代表的年輕人們更沒心理包袱,以少勝多,一度和貼吧最大的春吧打得火光四濺。


李羽純湊熱鬧。儘管他不討厭李宇春,沒聽過她的歌,看到大家列隊嘲,他也跟風,調侃春哥是純爺們,一頓十斤米,春哥武力無敵等。


但事後回想起來,李羽覺得自己“幼稚”,甚至有點無腦。看着帝吧從國內罵到海外;獅子吧和老虎吧會為了爭奪獅子、老虎誰是萬獸之王,吵得沒完沒了;因為喜歡不同公司的CPU,顯卡吧兩個用戶能對掐三百回合。


花了2年時間,李羽意識到自己的“可怕”。微博興起,引領時代新方向的當下,他再次跟風玩起微博。最大的進步在於,他不再跟風吵架了。


此後10年,偶爾幾次逛帝吧,貼吧里的熟人越來越少。而那些帝吧新人們,連李毅都不認識。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7.jpg


年輕用戶是互聯網產品的第一生產力,以至於大齡互聯網產品經常會面臨一大拷問:如何在年輕用戶和老用戶之間左右逢源。


使用虎撲11年,劉寧沒覺得虎撲有多少變化,依然是籃球領域的最大社區,明晃晃貼上直男審美標簽,也因此畫地為牢,跟丁真比帥,組織女神評比大賽,用“綠色”等爭議事件出圈,核心內容除了籃球,就是各類型美人,“一直在迎合年輕用戶。”


在時代從PC跨越到移動互聯網,內容生態從文字轉向短視頻的大趨勢下,虎撲自成一提,活成“直男桃花源”,每年除了吸引一茬接一茬的年輕男用戶,文字和視頻內容都像是原地打轉,“內容比不上知乎,視頻跟不上B站”。


如果說同時期的天涯能追連載,貓撲能交好友,虎撲卻一直沒發展出社交價值,劉寧在虎撲上活躍了10年,沒交上一個朋友。而這幾年虎撲最大的動作是孵化出來電商APP“得物”,被詬病是“炒鞋”產品。


虎撲沒有多大變化,但劉寧的生活早已翻天覆地。從11年前生活除了學習,就是籃球的在校研究生,成長為社會中年人,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茂密的頭髮變得稀疏,頭頂冒出白髮,背上還扛着每個月12000元的房貸。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8.jpg

2020年10月“虎撲潮力街區”主題展登陸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加上去年疫情刺激,劉寧失業半年,堅持20多年的籃球愛好,一夕之間被壓力取代。他沒時間繼續發展興趣,每天除了為房貸奔走,空餘時間還得用來帶孩子。


這場與虎撲的告別悄無聲息。中年劉寧不再是虎撲的目標用戶,論壇上籃球、裝備和賽事的內容解決不了生活上的壓力,用戶分享的內容對自己沒有借鑒意義。他也沒有買籃球鞋的需求,感覺就像是頭頂上敲響了一個鐘,告訴他:離開虎撲的時候到了。


如今閑下來,劉寧的習慣動作是刷抖音,放鬆放鬆工作後疲累的大腦。也可能被15秒視頻刺激出教育焦慮,心急火燎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上一門課外補習班。


對中年劉寧來說,自己的籃球愛好,在孩子的需求前,不值一提。


(胡一帆,容青,李宇,劉寧,武樂系化名)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9.jpg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10.jpg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11.jpg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6/20210504100000/image_12.jpg

來個“分享、點贊、在看”👇
再見,“貓撲們”
我要詢價

相關內容

分類一覽

文化
百科
健康
時尚
美食
樂活
旅行
幽默
情感
體娛
美體
民生
財富
科技
創業
汽車
樓市
職場
教育
學術
企業
區塊鏈
其他

網網相連

鬆緊帶,快慢板鬆緊帶
國益通運有限公司
汽車
福利麵包食品有限公司FloridaBakery
肯岳亞股份有限公司
元美通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