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鮮美的燉湯、工作日的外賣、休息日的火鍋燒烤、辦公時的小零食……
是不是都很香很好吃?
但這些美食,都有一個共同點——高鹽!
圖|網絡
“鹽值”高的食物,美味、危險,還善於隱藏。
很多被認為清淡的美味,都“陰險”地藏着很多鹽。
為什麼要避開高鹽食物?哪些美食中暗暗含鹽?又有哪些減鹽小妙招?往下看吧~
01 高鹽,可增加胃癌發病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發現,增加鹽的攝入量會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
每日攝入1克鈉可使胃癌風險增加18%,鈉的攝入越多,對人體的危害越大[1]。
長期高鹽攝入,會導致胃黏膜直接損傷,發生廣泛性的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病理改變,使胃黏膜細胞有發生癌變的風險;
攝入過量鹽分還會使胃酸分泌減少,從而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降低胃黏膜的防衛能力,增加胃部病變及發生胃癌的風險。
此外,高鹽攝入還會增加腦卒中、高血壓的發病風險,而降低鹽(鈉)的攝入能夠降低血壓[2]。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市面上常見的限鹽勺規格為2g,每人每天食鹽用量不要超過3勺)。
對高血壓人群來說,應該將鹽攝入量減少到每天3克(也就是每天食鹽用量不超過1勺半)。
圖|網絡
不過,控鹽可不是少吃“鹹的”那麼簡單,還要小心避開食物中的“隱形鹽”!
02 小心生活中這些隱形高鹽食物
不是鹹的食物才“高鹽”,一些食物看起來清淡,吃起來一點也不咸,實則藏了很多鹽!
比如九制話梅,吃起來很酸;麵包,吃起來沒有鹹味;掛麵,非常清淡。
但很多加工食品都和它們一樣,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食鹽。
而對於調味品,也不是只有鹽才含鈉,雞精、味精甚至番茄沙司的含鈉量也較高,應特別註意。
一些腌制食品(比如泡菜、鹹菜、腌肉)也屬於高鹽(鈉)食品。
在購買食品前,記得先看一眼營養標簽/營養成分表,鈉含量超過30%NRV(營養素參考數值)的食品,需要警惕。
圖|網絡
由於隱藏的高鈉食物太多,知妹特別準備了一份很常見的高鈉食物表,可以幫助大家精準避雷。
雖然很難做到完全不吃高鈉食物,但可以儘量少吃,快保存下來吧~
03 想少吃鹽,要做到這幾件事
習慣了高鈉食物後,突然開始少吃鹽,難免會覺得嘴裡沒味道。但掌握了以下小技巧[2],少吃鹽就沒那麼難啦:
1 培養清淡口味
少外食,少吃外賣,少選擇以上提到的高鈉食物。可以儘量控制頻率,不要天天吃,多多自己做飯。
2 循序漸進,逐漸減少鹽的用量
減鹽要循序漸進,按照目前的食鹽用量,每天逐漸減少,最終達到每天不超過6克的目標。
3 選用新鮮食材和多樣化的烹飪方法
食用本身味道較強的蔬菜,比如西紅柿、洋蔥等,可以用來提升菜的口感、減少放鹽。
多採用蒸、烤、煮等烹調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鹽。對於燉、煮的菜餚,由於湯水比較多,更要註意少放鹽。
4 怕做飯“沒味道”,試試替代法
在烹調時多用醋、檸檬汁、香料、薑等調味,提高菜餚的鮮香,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
也可以使用花椒、八角、辣椒、蔥、薑、蒜等天然調味料來調味。
5 適量肉類
肉類烹飪時用鹽較多,適量食用可減少鹽的攝入。
6 使用高鉀低鈉鹽
高血壓風險較高的人可以使用,既可以滿足對鹹味的需求,又可以降低鈉的攝入。
減鹽,其實沒那麼難
低鹽,也可以吃到很多美食
而且長期堅持,還能遠離許多疾病的困擾
祝看到這裡的你
既能健康生活,又能享受美食~
審稿專家:林晨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參考文獻
編輯:張仟姍、張靜璇、葉正興
美編:張仟姍
運營:張仟姍
校對:武宜和
統籌:張靜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騰訊醫典她知(ID:TXydtazhi),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