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銷售京東創新高 天貓尚未公佈 供應鏈和服務提升是關鍵

文化
百科
健康
時尚
美食
樂活
旅行
幽默
情感
體娛
美體
民生
財富
科技
創業
汽車
樓市
職場
教育
學術
企業
區塊鏈
其他
發佈時間:
免費註冊

持續了20天的618大促終於公佈了成績。


6月19日凌晨,京東宣佈618購物節期間(5月31日20時至6月18日24時),平臺累計下單金額達3793億元。


此前京東也公佈了每年的累計下單金額,呈每年遞增趨勢。2021年618購物節期間(6月1日0時至6月18日24時,下同),平臺累計下單金額超3438億元;2020年618購物節期間平臺累計下單金額2692億元;2019年618購物節期間,平臺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2018年618購物節期間累計下單金額達1592億元。


618對京東的重要性也體現在財報中。京東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中,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許冉表示,“618周年大促幫助我們在二季度新增3200萬的新用戶,這是京東歷史上最大的單季用戶增長。”該季度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由截至2020年同期的4.174億增加27.4%至截至2021年同期的5.319億。同樣,京東在618所在的第二季度也增加了營銷開支。去年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營銷開支由2020年第二季度的68億元增加56.0%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106億元。


今年京東將重點放在了供應鏈上。疫情增添的不確定性,讓社會對於供應鏈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供給側,從生產工廠、物流倉庫、配送站點乃至居民小區,過去通暢的供應鏈隨時可能堵塞。消費側,用戶的需求模型也增加了更多變量,突發疫情會導致臨時性、區域性的訂單暴漲。


在物流方面,京東表示持續佈局預售前置,今年618在全國94%區縣、84%鄉鎮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另一方面,京東618期間,為全國超300個城市提供上門攬收服務,個人快遞業務單量同比增長140%。在上海,5000餘名外地馳援小哥持續守“滬”的情況下,單日散單攬收量和妥投量均超疫情前峰值水平。此外,通過供應鏈技術升級,今年618京東全鏈路預測準確率均值超過95%。


封罐封口膠帶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14/20220619114556/image_0.jpg原滋味


在消費端,京東通過全渠道融合帶給消費更便捷體驗,同時助推實體企業數智化升級。京東超市全渠道業務在京東618期間,超2.7萬個合作品牌、超3萬家合作門店成交額同比增長5倍。其中,蒙牛、伊利、金龍魚等品牌全渠道業務成交額同比增長5.6倍,沃爾瑪、華潤、永輝等商家全渠道業務成交額同比增長6.6倍。


京東通過供應鏈助力企業擺脫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對此印象深刻。潘多拉大中華區供應鏈總監彭佳諒對第一財經表示,通過疫情期間與京東的合作,體驗了京東多點佈局的優勢,考慮到品牌目前在京東業務正向上發展,考慮加大與京東物流的合作,減少未來單一倉的風險。玩覓品牌創始人郭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疫情期間京東服飾幫助玩覓在銷售上打開了局面,6月1日之前在京東幫助下開設了京東自營旗艦店,接入了京東全國8個倉,高效地提升了配送時效、物流保障,更好地增加了用戶的購買體驗。


與京東放出成績單相比,天貓顯得有些低調。截至目前,天貓尚未公佈成績單。2020年天貓618購物節(6月1日零時至6月20日24時)的累計下單金額為6982億元,這是阿裡首次公佈618購物節的GMV數據。


記者瞭解到,在淘寶天貓內部,“對消費者和商家的體驗提升”是今年的重點任務。淘寶方面稱,618期間平臺對商家“先漲價後降價“的行為也將進行管控。如果發現活動商品提前漲價,將提示商家整改,如不整改將對商品做清退處理。


今年618期間,天貓預計共有1900萬款商品支持一鍵價保服務,價保時間從付款日持續到7月5日,最長35天。所謂“價保服務”指的是在保價期內,商品降價了消費者可以退差價。


對於疫情後消費的恢復與增長,在5月26日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阿裡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認為應該依靠兩方面力量:一方面是需要穩定的商品供應鏈、物流供應鏈,商家才可以持續經營;另一方面是用戶對於未來可支配收入的預期會決定他們的開支。


“隨着節日的臨近,消費者也購買熱情也在增加。”對於618購物節,張勇表示,作為年中大促的一個重要節點,在經歷了前一階段的挑戰後,商家對於618購物節報名踴躍,希望能夠賣出更多商品,彌補前期的損失。


第一財經
,贊 124
第一財經
,贊 51
我要詢價

相關內容

分類一覽

文化
百科
健康
時尚
美食
樂活
旅行
幽默
情感
體娛
美體
民生
財富
科技
創業
汽車
樓市
職場
教育
學術
企業
區塊鏈
其他

網網相連

證章SU010 ∕ SU012
進億小客車租賃有限公司
教育
皇帝鎮廣告有限公司
建安輪胎有限公司(懷安汽車)
臺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