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21年“7·20”特大暴雨和多輪疫情衝擊後,河南鄭州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在此背景下,一則“鄭州人口流失279萬”的消息近期在網絡上傳播,並引發關註。事實究竟怎樣?
今年5月6日,鄭州市全員核酸檢測數據統計顯示共檢測1304.99萬人,較2021年8月鄭州市第五輪全員核酸檢測1238.63萬人,增加了66.36萬人。這標志著鄭州人口首次突破1300萬人。
對此,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谷建全認為,全員核酸檢測是對一座城市人口數量摸底的一種有效方式。鄭州人口超過1300萬人,說明當地人口虹吸效應進一步顯現,城市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河南省鄭州市鄭州火車站。資料圖 王瑋 攝(中經視覺)此前,鄭州市統計局發佈的《2021年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年末鄭州市常住人口1274.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9.1%,常住人口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2021年5月份公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鄭州以1260.1萬人的常住人口數量,躍居全國城市第10位、中部地區第1位。其中,397.4萬人的十年人口增長量,位居全國城市第5位。上述數據表明,鄭州市人口不僅沒有減少,還有所增加。這意味着什麼?是怎麼做到的?“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呈正相關。近年來,鄭州營商環境和宜居環境均大幅改善,加快了資本、人才和技術等要素向鄭州流動,帶動鄭州經濟總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鄭州常住人口、經濟總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三大指標躍升,是城市發展戰略定力穩健的標誌。近幾年,隨着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落地疊加,釋放空前利好效應,鄭州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持續優化提升的營商環境,加速構建的現代產業體系,讓城市越來越宜居宜業宜商,吸引着大量人口向鄭州集聚。河南鄭州,一列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正在行駛。資料圖 王瑋 攝(中經視覺)“人口流動,首先選擇收入水平高、配套能力好的城市。”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表示,鄭州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擁有獨特的政治、經濟資源優勢;作為樞紐城市,擁有良好的通達性、便利性,競爭的綜合優勢突出。人口向鄭州集聚的趨勢還會繼續,並將呈現加快勢頭。處於發展機遇期的鄭州,依靠自身過硬的經濟實力,展現出超強的人口吸納力,綻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鄭州全面落實‘三個一批’‘萬人助萬企’等牽引性舉措,全市經濟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義告訴記者,當前鄭州經濟發展態勢基本穩定: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長,全市目前有市場主體161.1萬戶,與去年4月份相比增長21.1%;今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13.1萬戶,同比增長13.3%。就業保持穩定,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夏先清 楊子佩),原標題《鄭州人口流失200多萬?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