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們最近與看papi醬上的那一集《十三邀》嗎?
不得不說papi真的是人間大清醒呀!
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一秒貢獻刷屏金句:
“我覺得有些人,把原生家庭看得太重了。”
扎心又有力是不是?
網上也馬上熱烈討論起來了。
擁有原生家庭苦惱的人,真的太多了!
今天,羊也跟大家再小小討論一下原生家庭的話題。
希望給有這種煩惱的寶子們一點啟發和鼓勵。
寶子們有沒有發現,深受原生家庭之苦的女明星太多了!
也很少有人避諱這個話題。
papi醬直接吐槽自己父母吵了20年的架。
成年後的她和母親吵架吵到淚流滿面。
而她爸媽,似乎沒感覺到這樣的環境對她造成的痛苦。
還說自己就是因為家裡環境這樣痛苦,才拼命搞笑,想要給別人帶來快樂。
羊覺得,這種叛逆,也不能說是痛苦的家庭氛圍帶來的噩夢吧,但至少是在經濟對立離開家庭之前的負面影響。
像papi醬這樣公開說過的,還有演員春夏。
她直言自己家族裡的女性都離過婚,在自己周圍看不到幸福的婚姻樣本。
也因此,自己對婚姻缺乏信任和嚮往。
還有一個是羊萬萬沒想到的。
章若楠這樣子看起來是富貴大小姐長相的女孩,誰能想到也是一個翻版樊勝美。
在綜藝里也親口爆料,自己家裡重男輕女。
她是第一個孩子,下麵還有弟弟妹妹,名字已開始是“若男”。
不僅要學着獨立,還要照顧家人。
20多歲就被家裡要求輸血反哺,會被媽媽教訓。
她已經夠努力了,在娛樂圈也是長相氣質口碑都在線的知名小花。
但她也說自己沒有安全感,不夠自信,覺得隨時可以被取代。
甚至用了飄忽不定這個詞。
張靚穎也被爸爸嫌棄是女兒,伊能靜被媽媽吃藥打胎失敗才出生,秋瓷炫為了離開父母遠嫁中國。
大女主形象的詠梅,覺得父母的重男輕女影響了自己的一生。
你有沒有發現,即使在原生家庭中沒有遇到直接的暴力和虐待,也有很多人受到了蠻嚴重的傷害,這種傷害是隱秘而持久的。
父母重男輕女,會讓女孩對自己也產生懷疑,自我價值感不夠,容易缺乏自信。
如果各方面都不支持女孩的話,女孩就很沒有安全感,也很渴望被愛。
長大後很容易被異性的小恩小惠矇蔽頭腦。
父母情緒不穩定,焦慮,抑鬱,暴躁,孩子長大後通常也是這樣。
有研究表示,那些長大後抑鬱焦慮的孩子,小時候就抑鬱焦慮了。
只是長大後遇到新的沮喪和挫折,喚醒了他們之前的情緒記憶。
總結起來,原生家庭的傷害,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父母自身狀態的好壞。
就像papi醬說的,最聽不得媽媽總是說砸鍋賣鐵供給她上學之類的話。
會很內疚,覺得媽媽的所有不幸都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
這些情緒對人的捆綁,看不到,卻是之後人生路上實打實的阻力,影響到我們後續的生活和選擇。
真的很需要直面解決。
心理專家崔慶龍老師提出“償還心理債務”的概念。
就是說,那些被我們迴避掉的東西都會變成後臺程序占用我們的心理內存。
不被清理掉,就是積攢着,總有徹底爆發的那天。
下麵羊具體說說,我們怎麼在心態上減輕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對一些人來說,原生家庭的苦楚很難擺脫,本質上是我們很難放棄這種歸因習慣。
畢竟,從外部找原因也比從內部找原因更容易。
並且,一個人如果想從內部思考自我原因,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足夠瞭解自己。
這也是相對比較難的事情。
但如果你是上面我們提到的papi這種女孩,覺得原生家庭沒有那麼重要,完全可以直接逃離,創造新的自我。
在新的自我里,你可以不恐懼婚姻,可以充滿自信,活得獨立瀟灑。
就像papi在一檔節目中,將父母、孩子、伴侶、自己做排序,把自己排在了第一位。
不比再去怪罪誰,過好自己最重要。
你的人生,也不再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二手經驗,而是自己的感受第一位。
再退一步,如果原生家庭的問題不是真的暴力,虐待,而是僅僅三觀不同,無法相處,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阻力。
它們會隨着你的自我越來越強大,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弱。
如果你有跨越原生家庭的決心,再大的阻力也要努力剋服。
羊仔網上看到一個女孩,她媽媽14歲被父親強姦,到了她這一代,她12歲生下第一個孩子,15歲生下第二個孩子。
僅憑藉這兩條,就可以想象出一個慘絕人寰的原生家庭。
但她還是靠自己,走出原生家庭所代表的人生軌跡。
拿到了高中畢業證,學士畢業證,現在馬上就要博士畢業了。
在視頻的末尾,她勸誡大家,不要執着於你的出身,要着眼去改變你的未來。
能夠影響你未來的,不是你的“命”,也不是你的“生活環境”。
而是自己阻止自己。
如果過度執迷過去,其實就是背棄了自己的未來。
當然,更多人的原生家庭也沒有這麼慘,他們走出原生家庭的方式更多的是:
離開家裡經濟獨立出來;從家裡搬出去;去別的城市生活;
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擁有更穩定的生活和情緒;和真正相愛的人在一起。
最後,羊也想勸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不管你在原生家庭中遭遇了什麼。
都要先告訴自己,過去是無法改變的,過去同樣也是沒有力量的,停止內耗,收起情緒,試着理性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吧。
如果你對原生家庭中的人不滿意,那就從自己開始,先把自己變成讓自己滿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