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窒息了,誰能想到都2022年了,還能看到這麼離譜的廣告。
明明是一個女性生理相關的產品,用詞卻毫無科學性可言。
先是把女性私處形容為“太黑太難聞”,接着宣稱用了自家產品能夠粉嫩如“處”,辱女的意味簡直要衝破屏幕滿溢出來。
還告訴我私處會黑是因為“性生活頻繁”,我真是栓Q了。咱好歹也是做護理產品的,有點醫學常識好嘛。
女性私密部位會變黑,完全是因為激素帶來的黑色素沉積,絕不會靠一瓶洗液就讓其改變顏色。
一般來講,初潮前和絕經後,雌激素水平較低,女性私處的顏色就會比較淺。
當然顏色的深淺還跟遺傳和本身的膚色有關係,有人天生色素沉積就少,而且大部分亞洲人的私處顏色也比白種人要深,不僅種族和種族之間不一樣,人和人之間也不一樣,這是基因決定的。
拿私處做文章,PUA式地評判女性的性價值,這麼多年還真是一點都沒變。
小時候一句洗洗更健康的廣告詞,忽悠了多少中國女性。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本以為日常沒必要用私處洗液早就是個熱知識了。
但萬萬沒想到,這玩意兒在電商平臺依然賣得風生水起,而且還變本加厲,啥都敢拿出來宣傳。
口號一般的廣告詞喊了二十幾年,不免讓人疑惑:女性護理液真的能洗洗更健康嗎?私處護理產品到底有沒有必要?
畢竟這些洗液號稱可以抑菌、治療炎症、防止感染、保護私處、還能祛除瘙癢異味…
首先,健康女性根本就沒必要使用女性護理液。
女性私處本身就有防護屏障和自潔功能,健康女性每天用清水清潔外陰,就完全可以達到清潔防病的目的。
一方面,由於女性特殊的生理構造,生來就會比男性有更多的炎症困擾,因此女性的身體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有了很多天然的物理防線可以讓自身免於外界病原體的侵擾。
比如陰唇、陰道壁、宮頸內口等,這些都是女性身體的天然物理防線。
另一方面,女性陰道環境本身就不是無菌的,有不少微生物寄居,它們形成了正常的微生物菌群。
加上正常情況下的女性陰道細胞內有豐富的糖原,糖原在乳酸桿菌這種有益菌的作用下分泌乳酸,使陰道內和外陰形成弱酸性的環境,這種弱酸性的環境本身就可以抑制有害細菌生長。
除了陰道,宮頸分泌物中還會有大量的乳鐵蛋白以及溶解細菌的生物酶、子宮內膜周期性的剝脫、在宮頸和子宮粘膜聚集的大量自身免疫細胞,它們就像士兵一樣守衛着我們的健康。
頻繁使用私處洗液,在洗掉致病菌的同時,也會帶走有益菌群,反而會破壞身體的自潔功能,長期使用還容易患上陰道炎、宮頸炎、附件炎,甚至盆腔炎等婦科疾病。
也就是說,在常規情況下是不需要的,也是沒必要的。
想保持乾凈清爽,只需要做到日常清水清潔外陰,勤換內褲就行了。
而非健康女性,就更不能隨意使用女性護理液了。
如果患有婦科疾病,建議直接上醫院問診,不要自己胡亂操作。遵從醫囑、根據癥狀來選擇需要如何治療,不要隨隨便便買來一瓶女性護理液就用。
至於私處保養、私處粉嫩、私處緊致…更是一些反常規的、反人類生理構造的邪門歪道。
這種標榜美白、治病、變香噴噴的私處洗液都是騙人的,洗洗不會更健康,洗洗也不會更粉嫩,洗洗只會更完蛋。
不管遇到任何婦科問題,最好的選擇就是去正規醫院治療,讓無良商家掙不到一毛。
市面上這類產品,大多都會在包裝上寫上“植物”、“草本”、“天然”、“溫和”等字眼,打扮成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好像試試也無妨。
但別看包裝說挺好,翻到瓶身背後看一看,是不是寫着“消”字號呢?
如果是,那它肯定含有一定濃度的抗菌劑,本質上就是一瓶消毒水。
消字號產品屬於衛生消毒用品,雖然不具有任何療效,但一般都含有強殺菌成分。
會將有益菌和有害菌一同殺滅,破壞私處弱酸性環境和自潔功能。
比如洗洗更健康的xx潔,主要有效成分是“醋酸氯己定”,常用於手術時對皮膚進行消毒。
還有超市隨處可見的私護大牌xxC,用的是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這個東西俗稱“三氯生”,是一種廣譜抗菌劑。
一些短期的動物研究發現,高劑量的三氯生會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
儘管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證明三氯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但一些相關機構已經開始對三氯生採取了謹慎處理的態度:比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已經決定從身體清洗產品當中移除三氯生。
比較典型的品牌還有千金、嬌妍、潔爾陰等,這類抑菌型的私處洗液,都不建議日常使用!
不但沒有益處,還會破壞陰道菌群平衡,反而讓本身具有自潔能力的陰道環境變得脆弱紊亂。
現在商家學聰明瞭,開始流行溫和配方的產品,不圖殺菌就是想洗得清爽一點。
那我只能說,智商稅穿個馬甲依然是智商稅。其實這類洗液,就是打着“私處專用”旗號的普通沐浴露。
這個包裝應該不少姐妹都見過,可能買過的也不少,早期的時候打着“英國王妃同款”的旗號進入了中國市場。
現在想想也是離譜,英國王妃用啥你咋知道,她告訴你的?這是可以說的嗎?
八卦暫且不談,咱們說回產品,先來看看這倆成分表有沒有如出一轍的感覺?
都是錶面活性劑+防腐劑+甘油+植物提取物+香精的組合拳。
看完成分表看全貌,誰能想到一個模子出來的成分表,一個是沐浴露,一個是私處護理液。
而且現在很多主打溫和的洗護產品,都不使用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SLES)這種刺激性較強的廉價表活了,怎麼王妃用的高端私處護理液反倒不講究了呢。
退一萬步講,即便是沒有刺激性成分,過度清洗也容易導致皮膚乾燥,誘發甚至加重瘙癢、濕疹。如果不幸對洗液中的某些成分過敏,還可能導致接觸性皮炎。
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女孩在網上發問,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在某社交平臺搜索“私處”,出來的也都是博主推薦和商家軟廣。
這些毫無科學根據的畸形發言,緊鑼密鼓地替女性完成一整套“自我貶低”。
女性需要把自己洗成纖塵不染、粉嫩到私處的完美肉體嗎?
從來都不是。
女性的私處有氣味、有分泌物,再正常不過了。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對身體內部環境來說道理當然也是一樣的。
商家宣稱的“無菌狀態”對身體健康發展來說不正常也不健康,過度清潔反而會適得其反。
正確維護私處衛生其實根本沒有那麼難,大人給你們總結了幾個簡單又省錢的方式:
1、保持生殖器區域乾爽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天用溫水清洗即可(清水YYDS);
2、穿着寬鬆、透氣、吸水性好的材質的內褲,保持私處透氣、乾爽;
3、內褲每天更換,及時清洗;
4、性生活前後註意自己和伴侶的私處清潔,性生活後及時排尿,可以有效避免尿路感染。
討論私處並不羞恥,點個“贊”讓正確的聲音去打破那些毫無科學根據的畸形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