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
百科
-
健康
-
時尚
-
美食
-
樂活
-
旅行
-
幽默
-
情感
-
體娛
-
美體
-
民生
-
財富
-
科技
-
創業
-
汽車
-
樓市
-
職場
-
教育
-
學術
-
企業
-
區塊鏈
-
其他
發佈時間:
勤發橡膠矽膠加工廠
中秋
轉載來源:吐槽電影院(tcdy007)
最新一期節目,黃磊沙溢出海捕獲十幾條大魚又被質疑是#道具魚#。也許關鍵在於,節目營造的田園牧歌、遠方幻想,已經越來越趨於幻滅,所以幕後才總是比台前精彩。幾期下來,甚至幾季下來,唯獨有一個男人,讓觀眾視線回歸節目本身,重新思考什麼是嚮往的生活——但在更大眾化的綜藝受眾這裡,他仍然是一個陌生的闖入者。泡麵頭、白襯衫,趿拉着拖鞋揚起一路飛沙,出場就畫風獨具。這也正是他的可貴之處——沒有明星光環,卻更能詮釋節目精神。
之前院長就聊到過,《嚮往的生活》不再讓人嚮往,是因為從他們身上再也看不到最初的熱情。一路過來,從司機師傅的工作到路邊的一棵樹叫什麼,問個不停。不是在村口跟當地人瞭解風土民情,就是在樹屋享受音樂、咖啡和獨處。看到船就想出海,出海就忍不住掌舵,若不是節目的限制,他還想去到更遠的遠方。於是,這片海島不再是單調的背景板,它的生命與歷史夾雜着海浪與風聲向我們撲面而來。如果說其他人是來蘑菇屋做客吃飯,許知遠是真正地對當地人產生興趣,跟當地環境發生化學反應。他有自己單獨的行動路線,不會刻意跟大部隊待在一起。這種緊張和自覺,在年輕藝人或者敬業藝人的身上尤其明顯。在這樣的人旁邊,渾身敬業精神的楊迪都有點慌,幾句話不離幹活。與以往不同,許知遠的自在散漫,不但沒有招來口誅筆伐,還讓觀眾代入了他的舒適。
陳赫、李誕也不喜歡幹活,但那某種程度上是他們製造綜藝感的方式。就算嘴上說著逃避家務,真正乾起活來並不抱怨,反而覺得“好玩兒”“有意思”“有成就感”。相比之下,常駐mc的勞動環節,除了累已經傳達不出其他情緒。
從出場到離去,許知遠只是在做自己,就帶來了其他人很難達到的綜藝效果。節目結尾,黃磊對何炅說,“我去當一會兒許知遠。”我想這不是一句玩笑話,某種程度上,黃磊想必是羡慕許知遠的。
他身上的自由自在、好奇心與感受力,是黃磊做這檔節目的初心所在。文藝男神下廚房,久而久之,只剩走形的身材和鬆懈的心氣。早在之前的《吐槽大會第五季》,他就以“文化式吐槽”出圈過。
To李雪琴和王建國:“CP跟期貨一樣,是一種沒有兌現的愛情。”To金星:“我想即使魯迅上了她的節目,她也就是問問:在北平一個月掙多少錢呢?你的故居是租的還是買的?後來跟閏土還有聯繫嗎?我估計魯迅聽完就想說兩句話:一句是髒話,另一句也是髒話。“有人說這樣高級、精準、帶典故的吐槽,讓我們代入了一下:如果魯迅再世,他來說脫口秀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沒有說許知遠是魯迅再世的意思)同為記者和寫作者的易立競,也有着天賦異稟的綜藝感。她採訪時的犀利、冷面、毒舌帶到吐槽里,脫口秀界“滅絕師太”從此有了臉。雖然段子都是編劇寫的,但放在他們身上才成立,才有那個味兒。“藝術就是裝B啊,我喜歡裝B這個詞,我從小就裝B,裝成了現在。“
明明前一秒,他還在身後的大都會博物館介紹高雅的繪畫與文明。
聽陳丹青的粗口,一點都沒有被冒犯的感覺,因為其中有思考、有內容。雅與俗的反差,反倒給這位藝術家增添了獨一無二的魅力。論綜藝感,其實有幾個人能比得上這樣肚里有貨、敢講敢做的文化人。
在《康熙來了》爆料她和渣男的戀愛往事一點都不掉價,懟起那些肆意貶低女性的直男癌來,更是爽到爆炸。她不僅強大自信,還把這份自信傳達到鏡頭前的每個女性那裡。想來,我們喜歡的不止是他們更會表達,還有這些表達背後的真性情、真態度、真善美。年輕貌美的,逃不過“綠茶”“惡女”人設,資深大牌的,逃不過爹味說教。最近被《五十公里桃花塢2》送上風口浪尖的宋丹丹,讓我想到韓國一檔真人秀。
同樣是上了年紀的國民女演員,同樣是人生坎坷的單親媽媽。羅暎錫將鏡頭對準75歲的尹汝貞,成就了豆瓣9.6的韓綜《意外的旅程》。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為宋丹丹的魅力無法與尹汝貞相比。去年,尹汝貞因《米納里》得到奧斯卡最佳女配,成為韓國女演員第一人。上臺後調侃好萊塢那群人念錯她的名字,幽默發言還受到了不少西方觀眾的喜愛。今年,她受邀為最佳男配頒獎,雖然不知道最終得主是誰,還是特意為了《健聽女孩》里的聽障演員學了手語,再次狂拉好感。除了傳達她的人格魅力,還有韓國人對韓國電影站上國際舞臺的滿滿自豪感。品牌只給最佳女主角贊助禮服,去年作為最佳女配角候選人的她,只能自掏腰包買禮服。尹汝貞感嘆,“奧斯卡這個地方,就是資本主義的極致啊。”
對於名利場那套,她早就嘗遍其中冷暖,於是也就看清了、看開了。在她眼裡,“演員不是藝術家,是乾體力活的勞動人,還是要融入感情的勞動。”哪怕75歲,她仍然保持鍛煉,面對工作還是像模範生那樣努力用功。
源源不斷地有朋友上門拜訪,有閨蜜老友,也有她口中的“孩子”,大多都是十年以上的交情。比如工作和生活上都離不開的經紀人仁雅,汝貞接到她媽媽的電話,不斷感激對方生了一個好女兒。
相識半個世紀的閨蜜花粉紅,是唯一可以跟汝貞分享同一張床的人,雖然前提是要在中間隔一條線。老了還在發光發熱的靜子,明明自己厲害到拿艾美獎,和唐尼、昆汀做鄰居,在汝貞面前卻是“姐姐長、姐姐短”的幼稚迷妹......
密友形容,汝貞交朋友就像是收集一些內心有缺失的人,每個人都記得她帶給自己的那些溫暖,反過來,汝貞也是一樣。他們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彼此感恩,結成了家人一般的關係。明明都是些平淡的工作和休閑日常,韓綜卻拍出了讓人落淚的動容。日本有是枝裕和拍樹木希林,韓國有羅英錫拍尹汝貞,而我們呢?
恐怕沒人相信70歲之上的女演員能夠撐起一檔節目的看點。
像宋丹丹這樣的綜藝常客,拿的無一例外都是“倚老賣老”劇本。
至於她本同樣豐富的人生故事,很少能夠得到尊重和展現。
許知遠那期《嚮往的生活》,有個讓我印象最深的鏡頭——當一位本地女人挑着海草路過時,他對着正在拍自己的攝影師說:是啊,拍真實的勞動群眾多好,拍豐富的閱歷和人生多好,拍細膩的感受和溫情多好。 十點電影 十點電影,每晚十點鐘和你聊聊電影那點事。
2142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