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儺儺
去年因抵制新疆棉而被中國民眾抵制的H&M再次登上熱搜,居然是因為要關閉當初在中國開的第一家店。
回憶一年以來的種種,沒想到這出鬧劇還沒有徹底過去,鬧劇中的演員就先撐不住了。
為什麼H&M不過關一個店,就能直衝上熱搜第一?
那要從這個門店的由來講起了。
2007年4月,在上海公認的最摩登、最時尚、最有“腔調”和情調的街道淮海中路,一家門店以一種盛大的姿態迎來了自己的開門大吉。
那是來自瑞典的快時尚巨頭H&M首次在中國開店,他們把地址選在了繁華的上海市中心,野心勃勃地打開中國大陸市場。
開業的前一天就已經有不少人來此觀望,開業當天,從早熱鬧到晚。
早上六點鐘就有人在門口排隊,人多到店里採取了限流措施,一直到下午六點,門口還有百來號人排隊。
那正是快時尚快速發展,到處開疆擴土的時候。
同年4月,C&A開始進軍中國市場,早在2006年,快時尚巨頭ZARA就率先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面積達到2000多平方米的專賣店。
而H&M有多重視淮海中路這家店呢?
這家總面積超過3000平米的店面,不僅在2013年就經歷過一次重裝升級,H&M也一直將這個店當做新品首發的第一站。
但就是這樣一間備受重視意義非凡的“首店”卻在閉店之後的第四天才突然曝出消息,一下衝上熱搜第一。
從2007年4月12日,到2022年6月24日,長達15年的開業時間就這麼結束了。
相比起開店時的盛大熱鬧,閉店可以說是悄無聲息的。
真是應了那句“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
點進熱搜一看,大多數網友都是看熱鬧的心態,還有拍手稱快的,認為H&M是咎由自取。
因為經歷過去年“新疆棉事件”的網友們記得很清楚,當初H&M是如何抹黑造謠我們白花花的新疆棉的。
2021年3月24日,H&M在網上發佈的一份聲明被曝光。
在聲明中,H&M把“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這樣嚴重而惡毒的詞語和新疆棉、新疆人民掛鉤,並稱,“由於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已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這意味着我們產品所需要的棉花將不再從那裡獲得”。
這則聲明很快引發了中國網友的不滿,一時間群情激奮,網友紛紛衝到H&M的官博下麵討要說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H&M依然拿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出了一份不知所謂的聲明。
這種傲慢的態度和威脅的語氣徹底點燃了網友的怒火。
“H&M抵制新疆產品”“H&M碰瓷新疆棉花”等話題在微博上持續發酵,電商們首先做出反應,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下架H&M相關產品。小米、華為、vivo、騰訊等多款手機應用商店下架H&M商城App。
而網友們在把這個所謂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扒個底兒掉的同時,也發現了更多因為這個機構扭曲事實的聲明而抵制新疆棉的品牌,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和彪馬。
緊接着就是跟這些品牌有合作、代言的明星們紛紛發聲明與他們終止合作。
向下滑動 查看更多
在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硬氣表示:新疆地區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不用是相關企業的損失。
這件事也成為H&M在國內發展的轉折點,自此,它在中國的業績便一蹶不振持續下滑。
2021年第二季度,H&M中國市場凈銷售額就同比下滑28%;第三季度,中國市場便不再在集團十大市場的行列,同時中國所在的亞太區域銷售額同比下滑17%。
即使打折打到骨折都沒有人買,店面的櫥窗內,比品牌名字還大的,是“大減價”掛幅。
截至2021年年底,H&M在中國就已經有60家店關停。
就在淮海中路這間最受矚目的“首店”關閉之前,另一間位於上海南京西路,和首店一樣都是擁有超過3000平米面積的旗艦店也早已撤店。
對比他們當初那囂張的氣焰,在看看如今的慘狀,那是路過的螞蟻都要回頭說一句“活該”的程度。
因為不光是這些政治雷點,裝模作樣抵制新疆棉的H&M本來就在國內多次因為質量抽檢不合格而被罰,在小紅書上隨手一搜就是一大堆吐槽他家的衣服質量差的。
態度不好,質量不佳,還妄想從中國人手裡掙錢?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想得美!”
如今回過頭來看,H&M不是第一個因為出言不遜、立場不端,遭國民抵制而在中國市場吃大虧的品牌。
2018年,杜嘉班納找來一個亞裔模特拍攝宣傳片,片子里原本清秀的模特被畫上怪異的妝容,用彆扭而誇張的姿勢拿着筷子,併在視頻中稱筷子為“小棍子”,整個視頻充斥着各種令人不適的元素。
該視頻一齣,便受到了網友的抵制。
當時杜嘉班納斥巨資打算在上海舉辦一場時裝秀,因為這件事 ,中國模特集體罷演,受邀明星嘉賓的拒絕出席,最後被迫叫停。
事件發酵起來之後,所有人都在等待杜嘉班納官方的道歉。
可誰知最後等來的卻是杜嘉班納設計師在網上和網友互懟,稱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還揚言,就算失去中國市場也可以過得很好。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就滿足就你。
和H&M的“待遇”一樣,至今在中國各大電商,搜索“杜嘉班納”“D&G”等,出來的要麼是找不到相關內容,要麼就是名字相似的別的品牌。
線下門店也是一個接一個地關閉,小in還記得,成都春熙路店閉店之後,立刻換上了Fendi入駐,還有很多博主在小紅書上發視頻慶祝杜嘉班納閉店,歡迎Fendi(要說損,還得是網友)。
品牌因此損失預計超過十億,連兩位創始人都跌出了億萬富翁的行列。
而且不止在中國損失慘重,201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沒有一個明星穿着杜嘉班納,這對一個國際時尚品牌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2017年2月,因為韓國樂天集團對“薩德”的支持,在中國遭到全民抵制,當年,樂天瑪特在華虧損達2680億韓元,約等於15.5億人民幣,最終灰溜溜退出中國市場,
範思哲、蔻馳、CK等曾經觸碰過國家底線的品牌,也紛紛得到了應有的對待,銷量下滑、虧損嚴重、品牌降級,一個都跑不掉。
互聯網可能沒有記憶,但上網的人是有的。
2020年七夕節,杜嘉班納曾試圖卷土重來,還買了新浪的開屏廣告,結果被評論懟“提醒我們來罵你是嗎?”
中國網友的記性,沒那麼差。
“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這不止是一句歌詞。
當然,每次國外產品暴雷,都是國貨獲得最多的關註和支持的時候。
在H&M被抵制得最嚴重的時候,網友紛紛貢獻出自己收藏的“寶藏國貨服飾店鋪”與大家分享。
很多店鋪也開始把“新疆棉”放在產品名稱上方便大家搜索。
耐克、阿迪、彪馬等運動品牌被抵制,大家才看到被這些“國際大品牌”擠到夾縫中生存的鴻星爾克、361度。
今年315康師傅老壇酸菜面被曝光,良心國貨白象方便面才得以出圈。
國貨品牌似乎只能抓住這種撞大運一樣的機會來出圈,但實際上,這些國貨不管是質量,還是立場,還是民族良心都要弔打那些被資本支配的品牌。
白象食品三分之一的員工都是殘疾人,不管是河南總部還是各地的分廠,殘疾人員工都能達到這個比例,或許正是這樣充滿人文關懷的舉措,讓白象成了北京冬殘奧會的麵食供應商。
且因抵制日資入股,長期被另外幾家有日資背景的方便面品牌排擠。
至於每次國家有災有難,民族企業絕對是沖在最前面的一波。
去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咱們的“雪王”總部就在鄭州,大樓都停電了,還不忘捐出2000萬,一邊自救一邊還想着救救別人。
山西經歷極端強降水天氣導致的洪澇災害時,前腳給河南捐出5000萬物資的鴻星爾克又跟安踏、李寧、特步一起向山西捐出了9000萬的物資。
有人說過,國貨品牌就像是平時捨不得自己吃穿的朴素長輩,真到了家裡有難的時候,他們絕對會掏空箱底來幫忙。
對於這樣的良心企業,民眾也不會辜負。
去年“新疆棉事件”發“耐克難財”的國產運動品牌個個賺得盆滿缽滿。
安踏2021年總營收將近500億人民幣,李寧在2021年的總收入也首次突破了200億大關。
反觀耐克阿迪這些曾經的運動品牌大頭,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大中華區的銷量就持續下滑。
反正都要賺,那我們為什麼不讓那些有良心、有風骨的國貨品牌賺錢呢?
當然國貨也不只是賣賣情懷,品質和價格也都在提升,別的不說,性價比絕對是斷層優勢。
當全世界女孩們在被月經貧困支配,每個月都要在昂貴正規的大品牌和三無小作坊之間猶豫時,國貨舒萊已經找到了衛生巾便宜大碗又安全可靠的平衡點。
咱們的新疆棉,用一句最簡單的話概括它最大的優勢:“比它質量還好的比它貴得多,但比它便宜的,質量都被它吊著打。”
至於白象的方便面,小in只能說,口味這東西確實各不相同,但白象食品關聯食品安全抽查合格率百分百的數據明白地告訴你,安全性絕對有保證。
善良、自尊、自強,不管是質量,還是包裝,國貨都在努力地提升,也正是因為這樣,國貨品牌才不該成為外國品牌暴雷導致大家報複消費的工具人。
再多給他們一些長久而平實的信任和支持吧,用花出去的每一筆錢,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戳“閱讀原文”來微博,找小ins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