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您都有吃過哪些做法?
紅燒、燜燉、清蒸、涮煮……這些都太過尋常,有一種做法,您肯定沒吃過,或許,連聽都很少有聽到過,那就是——敲魚面!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美食更是數不勝數。
上次暖暖講過用豬肉做成餛飩皮的肉燕,這回咱來講講用魚做成麵條的敲魚面,這樣美食可謂是“吃魚不見魚,吃面不叫面”。
敲魚面色白如銀,條如絲,其味鮮美,雖為之魚,然食無魚味,實乃一絕!
浙江石塘位靠海,海產豐富。早年間冷藏技術落後,捕到的魚若是吃不完賣不掉就容易變質發臭,為了更好的儲存食物,聰明的石塘主婦們就想到了將新鮮魚做成魚面的辦法:
將新鮮的魚刮取細膩的魚肉捏成團,放在鋪着澱粉的板上用木棒敲打,將澱粉和魚肉打在一起,打成一張薄薄的魚餅,放入鍋里烤至半熟再切成細絲,美味的魚面就此誕生。
魚面的品質好壞首先取決於選材,從魚肉的選擇開始。
做魚面的魚肉需要厚重結實,以馬鮫魚、鰻魚、黃魚為佳,鮮、嫩、滑,在魚面中擔當著重要角色。
仔細去骨取肉,後捏團與紅薯澱粉一起敲打,打的力度也是一門學問,平均每分鐘敲打150次,打得位置不對、力道太大都有可能會將魚面敲破,這一份敲打魚面的技術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才能掌握得恰到好處。
圖片源於網絡
打完的魚面需馬上在鍋里烙烤至半熟,加熱帶走鮮魚中的水分,半熟的質地給了魚面更好的韌性,一些都是剛剛好。做好的魚面切成絲,能保存一年。
圖片源於網絡
可以用它下麵條、炒菜,鮮美的魚肉和澱粉相融合的滋味,香、嫩、滑,分分鐘勾住咱們的味蕾,吃一次就叫人忘不掉。
一份敲魚面,俘獲的不僅是您的味蕾,還有石塘人家的美食文化,漁民的勤勞和智慧結晶。
圖片源於網絡
若有機會吃到敲魚面,您是否也願意來上一碗?
每個地區都有它獨有的“滋味”,外人沒見過也沒吃過,可自己吃着好,您的家鄉是否也有這樣一種食物呢?也歡迎給我們留言,讓更多人瞭解它!
如果您覺得今天的文章有意思的話,給暖暖一個分享、點贊和【在看】~☟
暖暖的味道
每一道菜都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