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百味,酸甜苦辣咸,您zui中意哪個味兒?天氣漸熱,還得屬酸味開胃適口。
說起酸味,在咱們印象中似乎山西人是吃酸的一把好手,畢竟山西陳醋實在有名氣。但還有一個地方,對酸味的追求那是一點兒不亞於山西,甚至比山西更嗜酸,它就是——貴州。
酸湯飯、酸湯砂鍋粉、酸湯魚……對於貴州苗家來說無算不成席,還有着“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說法,可見貴州人對酸味的喜愛程度。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貴州地區天氣潮濕悶熱,而酸湯不僅可以解悶開胃更富含鹼性成分,祛濕避暑。
貴州眾多酸味食物中,酸酸辣辣的凱里酸湯魚格外“出圈”,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它的特點在於食材的獨到,魚用的是肥美嫩白的稻花魚,在野生小西紅柿發酵煮成的酸湯中翻滾着,魚肉吸飽了酸辣的湯汁,再加上山胡椒等佐料的特殊香氣,不光是貴州本地人對它百吃不厭,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更是對它青睞有加。
一份湯底,成就滋味
酸湯底,是這道菜的滋味來源,這也是專屬貴州的味道。
紅艷的酸湯底中含有貴州特有的毛辣果(野生小番茄),與糟辣椒、木薑子等食材一起調配,貴州獨到的潮濕溫暖的氣候,用來發酵酸湯菌群再合適不過。
享受美味,只需靜靜等待,時間會賦予食材自然的美味,釀造出天然發酵的酸爽。
酸酸辣辣的滋味,天熱吃了冒出一身汗來,大快淋漓;天冷吃它整個身體火辣辣的暖和,舒坦!
魚肉的選擇,講究“正宗”
在全國各地,都開有貴州酸湯魚的店面,許多餐館會用各種魚來搭配酸湯做酸湯魚,但地道的貴州酸湯魚,用的是貴州當地特有的稻花魚。
貴州黔東南的苗鄉侗寨隨處可見水稻田,稻花魚就養在水稻田中。
每年春耕的時候,將山泉水灌入稻田,插上秧苗再下入鯉魚苗,魚苗便會在稻田中自由生長,喝山泉稻田水,吃稻花香,條條都養得肥美香甜。
拿稻花魚搭配酸湯煮熟,再配以燒青椒的沾水,那滋味兒,吃了保準只講得出一個字“妙!”
不知道暖粉們有沒有嘗過這一份酸辣過癮的貴州凱里酸湯魚,沒吃過的話暖暖我是強烈推薦!!
每個地區都有它獨有的“怪滋味”,外人看來怪,可自己吃着好,您的家鄉是否也有這樣一種食物呢?也歡迎給我們留言,讓更多人瞭解它!
如果您覺得今天的文章有意思的話,給暖暖一個分享、點贊和【在看】~☟
暖暖的味道
每一道菜都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