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州人的身體狀況:喉嚨不舒服。
本來春夏之交就容易喉嚨乾癢,又趕上天天捅核酸,更是吃不消。
身體發出警告,滋潤水必須趕緊安排!
祭出每年換季時,我媽媽必做的潤喉補水神器——
木瓜浸雞
木瓜浸雞,是廣東媽媽們拿手的快手湯水。
和老火靚湯不同,食材簡單,無需配複雜的藥材或香料,也不需要長時間煲煮,半小時左右搞定。
但湯底清甜滋潤,湯料嫩滑可口,一碗下肚,從喉嚨到胃里的火都撫平。
秘訣,源自菜名中的“浸”。
“浸”是粵菜常見烹飪手法,簡單理解就是,先燙熟食材表皮,再關火燜蓋,用水的餘溫浸食材的內里。
其中經典代表當屬白切雞,浸出來的雞肉,皮爽肉嫩味鮮,最能保留雞原本的風味。
當然,粵廚們還把它應用到魚肉、牛肉、海鮮、時蔬上。
浸的介質也不局限於清水、鹵水,還可以是藥膳、椰汁、牛奶、米湯或玉米汁。
比如我之前教你們的養胃湯水,米湯浸時蔬,用的就是米湯。
木瓜用來浸雞,也算是廣東人的共識了。
木瓜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C,好吃不上火,還養顏滋潤,拿來做湯很是鮮甜。
加上木瓜中含有木瓜蛋白酶,和雞肉一起加熱時會水解雞肉蛋白,還能讓雞肉更加嫩滑。
為了讓湯底更加鮮甜,雞會先行斬塊,後續浸煮時才能完美吸收藥材或瓜果的香氣。
我用的是清遠雞,皮薄肉嫩,煮出來的湯色比較清澈。
你們也可以用鬍鬚雞、文昌雞,直接用雞翅、雞腿來做也行。
至於木瓜,用的是常見的番木瓜。
七八成熟最佳,甜度軟硬度適中,後續浸煮中也不會化掉濁了湯底。
我還加了白貝和蘆薈,海、陸、空的食材都齊了,想不好吃都難~
蘆薈清熱瀉火,拿來煲湯對潤喉也有作用。
蘆薈的品種很多,但能食用的不多,認準庫拉索蘆薈,要是沒有也可以不加。
這菜擱外面能賣88元,咱們在家只花1/3的錢就能復刻,還不趕緊學起來~
- 木瓜白貝浸雞 -
[ 食材 ]
清遠雞/湛江雞半隻 白貝1斤 木瓜1個 鹽1大勺 土豆澱粉1小勺 花生油1大勺
白胡椒粉1小勺 薑3-5片 大紅棗2顆 新鮮食用蘆薈1葉
[ 食譜 ]
1.切好洗凈的雞塊,加鹽、白胡椒、花生油、土豆澱粉攪拌均勻,腌制半小時
2.白貝提前加水、花生油、鹽,靜置1小時吐沙,沖洗2-3遍
時間充裕的話可以提前一晚用鹽水浸泡吐沙
3.木瓜削皮後去籽切塊、紅棗剪肉備用,新鮮蘆薈切段削去倒刺,去掉表皮後切成長塊
4.先用清水洗去蘆薈錶面的粘液,鍋中燒水加鹽,放入蘆薈焯水去除苦澀味,煮到微微泛白後撈出備用
5.鍋中冷水放入薑片、紅棗、木瓜中火燜煮10分鐘
6.放入雞塊、蘆薈和白貝沸騰後,關火浸泡10-15分鐘,時間可根據雞的大小調整
7.出鍋前撒上薄鹽調味即可
金黃艷麗的木瓜卧在鍋里,自帶blingbling的特效,誰能說它不是神仙水呢~
稍加調味,立馬裝好滿噹噹的一鍋,連同炒飯、涼菜一起上桌。
白貝、雞肉的鮮味和木瓜、蘆薈的甜味,在浸煮時釋放至湯里。
清澈的湯水滑入喉嚨,鮮甜清醇,又在舌尖漾出撩人的滋味。
雞肉嫩滑,絲絲紋理中沾染了木瓜的香甜,吃起來一點也不膩口。
木瓜煮得甜軟,蘆薈依舊爽滑,白貝是鮮爽,每一樣食材都嘗個遍,才不辜負這碗滋潤湯水啊~
我還額外用蘆薈做了個小甜點,在桂花蜜的浸染下,更顯晶瑩剔透。
做法很簡單,蘆薈去皮切長條,清洗後焯個鹽水,煮至微微泛白後撈出,淋上桂花蜜即可。
這一碟,女生都無法抗拒吧~
吃完滋潤一餐,下午又要出門去做個核酸了。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們都能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