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佈了2021年1-12月進口酒類數據報告。
從葡萄酒進口來源地的情況來看,在澳洲酒對華出口遭遇重創之後,法國、智利、意大利形成了新的“三強”格局。其中,位列第二的智利葡萄酒進口量為1.27億升,同比增長45.35%,進口額為3.32億美元,同比增長50.72%。
智利葡萄酒協會的數據則顯示,中國、巴西和英國是智利葡萄酒全球三大出口目的地。2016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智利葡萄酒的最大買家。
一直以來,智利葡萄酒在中國都以性價比著稱,主打“親民酒”,產品價格難以抬高。如今,隨着市場的不斷發展,智利葡萄酒的形象是否有所改觀?這個產區能否如外界所熱議的那樣,取代澳洲酒的位置?
01
總統親自站台,智利成全球出口大國
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從南緯18度延伸至南緯57度,共跨越38個緯度,因此而擁有迥異的地理環境,複雜的氣候,以及豐富的水資源與自然資源,是南美洲較為富裕、穩定的國家。
關於智利的葡萄種植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第一批西班牙移民將葡萄帶去了智利;二是由秘魯的傳教士在智利本土種植。據耶穌會教派神父撰寫的經書記載,人們普遍認為智利的葡萄文化始於十六世紀中葉。
而後經過幾次移民潮,不少有經驗的釀酒師來到南美洲,為當地的葡萄酒產業帶去了新理念和新技術。
1980年前後,包括西班牙桃樂絲、法國木桐酒莊等在內的全球頂級葡萄酒集團紛紛在智利建立葡萄酒莊或投資,充分帶動了智利葡萄酒產業的發展,也推動了智利葡萄酒在全球的出口業務。
接下來的30多年間,智利作為新世界的代表產國,將風格各異的葡萄酒出口至全球多個國家,成功營造了“質優價低”的形象,成為了葡萄酒出口大國。
值得註意的是,智利葡萄酒在中國的躍升除了性價比高以及口感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之外,政策的扶持也極為關鍵。
2006年,中國和智利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葡萄酒的關稅開始逐年下降,2015年實現了零關稅。也是在這一年,智利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量同比增長了27%,成為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葡萄酒進口國。
與此同時,智利政府也對智利葡萄酒在中國的推廣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與資源傾斜。2013年,智利葡萄酒協會亞太區在上海成立,成為凝聚智利酒廠方力量的主要平臺。
2017年和2019年,兩屆智利總統分別親臨智利葡萄酒協會巡展活動現場,以實際行動為智利酒站台,推動智利葡萄酒向高端發展。這也被外界視為智利重視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最好證明。
近年來,智利葡萄酒協會不斷致力於在中國及亞洲建立智利酒的高端形象。為此,協會每年會定期舉辦巡展活動,比如90+活動,旨在推廣高端精品葡萄酒,尤其是世界得分在90分以上的高端精品葡萄酒。
02
質優價廉,為何成為了短板?
儘管從數據來看,近20年來,智利葡萄酒在持續的向上發展,但相較於法國的拉菲和澳大利亞的奔富,身為前三強的智利,很難說培養出了消費基礎廣泛且品牌力強的產品。
與此同時,“質優價廉”的形象也成了雙刃劍,雖然推動了智利酒在全球的發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智利酒在中國市場做大做強。
微酒記者經過多方採訪,歸納出了智利葡萄酒的三個短板:
第一,酒廠規模不大,盈利能力較弱。
有行業人士告訴微酒記者,目前智利有200多家酒廠在做出口,相比於澳洲的3000多家酒廠,不僅數量小,而且規模大的酒廠也少。其中真正能實現盈利的智利酒廠不到20%,大多數酒廠都靠背後的財團支撐在維持。
第二,品牌打造能力不足,缺乏領軍品牌。
儘管智利和澳洲同為新世界的代表產國,但在澳洲酒接受“雙反”調查之前,智利酒一直無法超越澳洲酒。其原因之一就在於缺乏領軍品牌的帶動。此外,有進口商表示,其實智利葡萄酒的品質不錯,不過在產品打造方面,很多酒莊並沒有清晰的想法,所以難以打造出大單品。
第三,效率低,包材成本較高。
“南美人的工作效率可能比歐洲人還低”,嘉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建明這樣說道。他表示,儘管智利酒是零關稅,但成本並不比法國酒低,尤其是在包材方面。
03
紅利難得,做好品牌才是“人間正道”
因此,從上述方面來看,智利葡萄酒在缺乏品牌帶動以及大酒廠產能支撐的背景下,短期內很難取代澳洲酒的位置。
溫建明表示:“智利酒的進口數據在增長,但很多進口商並沒有感覺到智利酒贏得了市場紅利。一來葡萄酒的消費者並沒有明顯的增長,這兩年也有一些進口商轉行,行業不景氣;二來澳洲酒的社會庫存還比較充足,消化兩年時間問題不大。”
禾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韓濤也認為:“消費者並不是喝不到澳洲酒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轉去喝智利酒,關鍵還是在於產品品質的提升、廠家的扶持以及做精做深渠道。”
不過也有某做小標酒的酒商表示:“進口商的感覺可能不明顯,不過有的智利酒廠應該是得到了利好。據我所知,之前不少做澳洲酒的進口商都在轉做智利酒,而且做的量還挺大。但智利的酒廠普遍規模不大,要找到合適的還得費些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短時間難以趕上澳洲酒之前的體量,但已有部分智利酒廠看到了這波市場機遇,想要加深品牌化運作。
智利VSPT釀酒集團中國區銷售總監白子儀告訴微酒記者,現階段做智利酒品牌是個比較好的時機,所以今年公司決定改變政策,首先是將資源集中給旗下一款主打百元價位段的品牌黑貓,由以往進口商主導做品牌變為廠家主導。同時,將會從找準產品定位、梳理賣點以及線上推廣等多個方面入手,打響品牌知名度,幫助進口商做大銷量。
那麼,為什麼說現在是做品牌的好機會?白子儀認為,一方面是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備貨問題,使規模較大的廠家優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越來越認品牌,奔富、小紅帽都是成功案例,這也給了廠家大力度投放資源,將品牌做好的信心。
某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從進口數據來看,葡萄酒仍然徘徊在低位。可以說未來5年,葡萄酒在中國市場都很難有爆髮式的紅利增長,但仍有觸底反彈的機會。葡萄酒與白酒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廠家的重視度與投入不夠,目前一些頭部的進口酒廠家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們有望在未來看到好的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