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訂閱更多生活靈感 -
本文授權自丨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ID:beitao666
作者:口烈女
編輯:素卡
在羊胎素梗里,還有個被人們忽視的第二戰場,那就是2010年之前娛樂電視最大宣傳口《魯豫有約》。
《母親母親》劇組三人在魯豫的沙發上一字排開。
申軍誼老大哥一人已經單獨輸出了十五分鐘在一旁休息,矜持的老藝術家·羊胎素戰士斯琴高娃也剛剛經歷了一波dps的輸出潮,袁立這時候搶過話頭,
“劇組點兩塊錢的煙餅,用煤油擦地板,對呼吸道多不好呀,我一直抱怨來着,斯琴高娃老師告訴我遇到這種狀況就是要忍耐,老演員這種敬業(幫製片人省錢不要命)精神可真是感動了大家吼吼~”
一旁的斯琴高娃握緊了拳頭,挺直了腰背,嘴角的微笑都掛不住了,深呼吸兩下仿佛是在控制自己不要當場發作,至少要等到節目結束再下去和爆炸人袁立扯頭花。
讓斯琴高娃和袁立能夠當面陰陽怪氣,還能不失禮貌你來我往,或許只有陳魯豫能辦到了。
在大家眼裡,除了“真的嗎?我不信”啥也不會說的陳魯豫,在圈內的人緣出了名的好,讓賭王四太梁安琪邀請她去家裡喝茶,陳建斌和鄭淵潔都對她贊不絕口,而著名的羞澀男孩樸樹見了魯豫也敞開心扉。
這個女人到底是行還是不行?
在“真的嗎?我不信”等一系列網絡爛梗出現之前,魯豫是知性美的代言人。而《魯豫有約》的會客沙發,恐怕也是這個國家坐過最多明星的沙發。
在《魯豫有約》這個魯豫一生都繞不開的話題之前,她就已經是個人物了。
陳魯豫,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今天,這個學校叫中國傳媒大學,是全國高校里給央視輸出最多主播的學校。
康輝2015年在中國傳媒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演講
在北京市為了2000年申奧所舉辦的英語演講比賽中,全國最好的主持人培養學校出身,專業是英語,據說還有過目不忘能力的陳魯豫一舉奪魁,引起了央視的註意。
那之後,正逢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廣播藝術團和央視聯合主辦的娛樂節目《藝苑風景線》招主持人,去面試的魯豫把央視的大鬍子編導問得一愣一愣的。
“你們央視的人都留大鬍子嗎?”“你們央視工作的同事競爭壓力大嗎?”
犀利程度堪稱小易立競,央視覺得她是個人才,就把她招了進去。
魯豫進入CCTV-3,正式開始了她的主持人生涯。
那時候她才剛剛畢業,小臉渾圓,滿臉膠原蛋白,留的髮型和現在的王冰冰一樣,雖然看着年輕稚嫩,但業務能力一流。
面對諸多大牌明星,她面不改色,和之前大鬍子編導面試時一樣,風格獨特,總能問出別人問不出的問題,加上過目不忘,英語好,魯豫工作兩年就拿到了“最受歡迎十大主持人”。
在央視這種人才濟濟,大家競爭心理又強的環境里,魯豫工作兩年就拿到公司最佳員工,可見是天降紫微星。
在這個過程里,她接觸到的人都是名聲在外的,能上CCTV-3的不是超一線大牌就是潛力新人,從曲藝屆到娛樂圈的一線歌手,像馮鞏那英韓紅周迅等,這給她後來的事業埋下了伏筆。
這時是起點高+個人能力強。
魯豫只在央視幹了一年,就辭職去美國進修了。回國之後,魯豫進入了鳳凰衛視。
魯豫和她曾經的丈夫
這個平臺當時除了央視,還有全球媒體大亨默多克的投資,魯豫從此接觸到的平臺資源又上了一個檔次。
一開始是在一個音樂節目里試水,後來就在黃金時段的早間新聞《鳳凰早班車》里做當家花旦,第一天她就被鳳凰衛視的董事長劉長樂認可,稱“她會成為中國電視傳播史的一部分”。
中間為鳳凰衛視董事長劉長樂,右二魯豫
那之後,她承擔起一些國家級別活動主持或者直播評述,比如直播戴安娜王妃葬禮,直播香港回歸特別節目。
在鳳凰衛視的經歷是魯豫最狠最瘋的一段時間,她像個不會力竭的瘋子一樣追求自己的新聞理想。
1999年奧克蘭APEC峰會期間,她直接打電話到中國外經貿部時任部長石廣生的酒店約採訪,
沒打招呼就到約旦國王訪問的地方蹲點。
甚至要拿出所有身家採訪薩達姆。
但這種瘋狂的生活持續不了多久,魯豫的身心都對早上四點鐘起床錄製早班新聞的生活感到疲倦,她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時。
模仿她“說新聞”風格的節目也越來越多,她的體力和精神都到承受極限了,她開始懷念三五個人一個團隊小而美的日子。
於是,從2001年開始,她做了《魯豫有約》這樣一款節目。這是她心心念念的訪談類節目。
這個節目發揮了她前半生積累起來的所有特長,加上魯豫擁有讓採訪對象卸下偽裝的超強業務能力,又有之前在央視積累下的廣闊的娛樂圈人脈,
向華強夫婦參加魯豫的生日派對
還有鳳凰衛視的製作團隊和收視率打底,這個節目成了。
《魯豫有約》當時有多火?2005年改版後的《魯豫有約》賣到全國三十多個地級電視臺,再加上省級衛視和鳳凰衛視中文台,覆蓋的觀眾是數以億計的。
真正覆蓋全國
陳魯豫成為鳳凰衛視的最佳主持人,還被CNN稱為“中國的奧普拉”。2006年的“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榜”上,魯豫以三億的品牌價值位列第四名。
那麼,如此成功的《魯豫有約》是如何走向“真的嗎?我不信”的呢?
大家都知道大胃王吧,他們跟常人唯一的區別就是吃得多。很多大胃王主播要麼本身生理構造驚人,要麼就得事後催吐,不然就等着拉肚子吧。
胖子一天是吃不成的,就連大胃王吃完過量的食物之後也要催吐。
魯豫和《魯豫有約》衰落的故事就和一個吃不了太多東西的人,偏要當大胃王的悲劇一模一樣。
2008年4月,《魯豫有約》從鳳凰衛視中文台搬家到了湖南臺,節目的定位也完全娛樂化了。
在鳳凰衛視時,節目組還在致力於挖掘非明星但有故事的人群,例如留守兒童、拉拉情侶、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等等。
當《魯豫有約》正式落地湖南臺後,嘉賓就只剩演藝明星,還有數次是赤裸裸的劇組宣傳。
《母親母親》劇組宣傳
湖南臺當時買下《魯豫有約》正是為了緩解台內節目過度娛樂化的情況,但近朱者赤,娛樂化這點,魯豫和節目組都沒能避免,反而越陷越深。
2007年快男再就業
這一年恰逢2008年,湖南臺昏天黑地的超女快男選秀辦了四年,終於撒手開始休息了。《快樂大本營》積累多年開始發力,收視率達十二年新高,湖南衛視於同年8月推出類似的娛樂談話節目《天天向上》。
湖南臺的領導看中《快樂大本營》這類娛樂節目所帶來的高廣告收入回報以及收視紅利,開始讓談話類節目也複製相同的模式。只要有錢賺,怎麼娛樂都不過分。
“泛娛樂化、明星、參與性”這樣的標簽看似能夠隨意套用,但湖南臺的高層沒想過魯豫和她的節目組能否承受過度娛樂化帶來的結果。
首先是魯豫,她面臨的不只是數倍的工作量,節目日更,本來一個月的前期準備時間被壓縮到一周,拉長戰線給身體造成了高壓。
魯豫最瘦的時候體重80斤
還有觀眾的批評和質疑,幾乎所有針對魯豫和《魯豫有約》的批評都在這一時期同時爆發。
這就是高曝光娛樂化造成的孽果。吸引的觀眾多,噴子自然也多。觀眾愛看的是何炅謝娜,對城市小資產階級的魯豫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所謂“魯豫怎麼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還有大量針對外貌的批評都在這個時期出現。
然後是她的團隊,本來是三五人的親密小軍團,到這個時期已經變成了近百人的大團隊。
這樣的團隊,在六百天里錄了五百多期節目。這樣的工作量下,可想而知,做的都是行活。
工作內容重覆,節目質量下降。
面對資歷尚淺的嘉賓,魯豫十分鐘說完故事,剩下三十分鐘只能大量灌水。
“真的嗎?我不信”和“誰說的?聽說的”在眾多沒營養的口水話里脫穎而出,成為嘲諷魯豫的網絡熱梗。
問題大量發生,觀眾惡評不斷。
可陳魯豫會停止嗎?湖南衛視會停止嗎?魯豫背後入局的資本會讓她停止嗎?
陳魯豫是一身孤膽追約旦國王和薩達姆的新聞猛女,工作能力那麼強,在央視和鳳凰衛視工作過的抗壓高手,不會輕易喊停。
湖南衛視娛樂至死,只要還有通告、廣告和收視率就不可能說停,甚至巴不得多來兩個陳魯豫。
《魯豫有約》背後的資本方叫北京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鳳凰衛視國內事務副總裁唐建創立的,專門承接《魯豫有約》的創意、製作和發行業務。
魯豫作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也擔任過董事,年薪775萬,持股市值最高的時候高達6500萬,2011年到2013年,《魯豫有約》在公司主營業務營收占比高達49.77%。
自己就是大股東,還是賺錢主力,資本更不可能主動喊停。但作為王牌節目,《魯豫有約》已經出現了單集節目達不到標準收視率的情形。
《魯豫有約》的觀眾不罵了,是因為不再愛看了。
《魯豫有約》從湖南衛視再次搬家到安徽衛視,隨後是東南衛視,最後是旅游衛視。
魯豫依然有約,至於約的是誰,咋約的,約在哪兒,無人在意。
大家在意的是,2012年一個叫李誕的年輕人,進入王自健的《今晚80後脫口秀》,成為節目策劃和編劇。
談話節目的時代結束了,接下來是脫口秀節目的時代。
說話的藝術不再被能量傳播旗下幾個王牌節目壟斷,比如《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和《超級演說家》,而是被笑果文化《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和米未傳媒的《奇葩說》接手。
新一輩的笑果和米未這兩年也在思考新模式,而老一輩的能量傳播已經成為被執行人,離老賴也只剩一步之遙。
而魯豫現在的沙發上除了她自己,空無一人。
出自@陳魯豫的電影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