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特發性脊柱側彎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總數的75%-80%,指原因不明的脊柱側彎。根據其發病年齡又分為嬰兒型(0-3歲)、幼兒型(3-10歲)及青少年型(10歲後)。
如果把人比作一個大房子的話,脊柱就相當於是房子的大梁!一旦“大梁”發生彎曲變形,首先受到傷害的就是附着的肌肉和韌帶,會形成肌肉及韌帶的慢性損傷,接着可能會影響胸廓、腹腔等這樣的“小房間”。
隨着病情的加重,脊柱變得越來越彎曲,肌肉和損傷被越拉越長,變得鬆弛,“小房間”也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10-14歲是發病高峰期
脊柱側彎是一類常見的脊柱畸形疾病,其中絕大部分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稱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是嚴重危及青少年群體身心健康的常見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起病隱匿等特點,發病高峰集中在10-14歲。但患者在10歲之前是完全正常的,而一旦進入青少年期,就會發病並且迅速進展,待到癥狀明顯時已經是嚴重階段。
去年以來,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中醫骨傷醫院對全區五年級學生和八年級學生進行篩查。篩查結果顯示,可疑陽性和確診脊柱側彎比例達9.2%,女生跟男生的比例約為4∶1。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中醫骨傷醫院醫生何曉丹指出,一般的話考慮是姿勢性原因。就是說現在的小朋友課業的壓力或者是坐的時間比較長,姿勢又沒有得到很好的糾正,會造成局部的一些肌肉的不平衡,然後會造成脊柱的側彎。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篩查數據顯示,初中女生脊柱側彎比例相對較高,除了坐姿、睡姿不正確外,80%以上學過舞蹈。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何曉丹指出,從專業角度講,我們着重考慮的是一個肌肉源性的。可能是用力不平衡,或者是說老師在教小朋友動作的時候,可能發力的問題。有些肌肉發力不是很標準,可能會慢慢造成漸行性的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有什麼危害
脊柱側彎是典型的無聲病魔,初期無疼痛感、脊柱變形不嚴重,但由於很多人對脊柱側彎缺乏基本的認知,缺乏防治措施,進而容易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期。隨着脊柱側彎的不斷加重,會引起較大危害。
1、影響體形外貌:脊柱側彎多發生在青春發育期生長的高峰期,在早期很難發現,很多青少年可能會出現雙肩不等高等情況,但家屬可能誤以為是因為坐姿不當引起, 直到病情繼續發展,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脊柱彎曲、背部不對稱等情況才被髮現,這時青少年的體形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
2、影響心肺發育:脊柱側彎發生在胸段的時候,會影響胸廓這個“小房子”的發育,造成胸廓畸形、體積縮小,進而會影響心肺功能,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3、 影響生活質量:脊柱側彎發生以後,脊柱附着的肌肉和韌帶會出現慢性反覆的勞損,容易引起腰背部酸痛,到了成年以後,容易出現神經受壓、椎管狹窄等情況,引起腰腿疼痛,跛行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脊柱側彎具有很多特征性的改變,如雙肩不等高;上肢不等長;兩側肩胛骨一高一低,脊柱偏離正中位置,一側腰部皺褶皮紋;前彎時兩側背部不對稱。只要出現上述典型的表現,就要高度懷疑脊柱側彎發生的可能。
如何發現孩子脊柱有沒有側彎?
針對中小學生脊柱側彎問題,國家衛健委去年發佈了《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要求將篩查項目納入學生體檢內容、篩查結果記入健康檔案。脊柱側彎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不痛不癢,也看不出明顯的軀體畸形,因此常常被忽略。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孩子脊柱有沒有側彎呢?
簡單方法,快來自測↓↓↓
非結構性脊柱側彎可通過調整體態矯正


脊柱側彎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運動療法緩解:
適當增加護脊運動
糾正不良坐姿
調整睡姿和睡眠環境
中間薄、上下兩邊高(約10釐米高)的枕頭,既能讓頭頸得到足夠的支撐,又不會太高。 仰卧時,腿伸直,在腿彎處墊個枕頭,保持一定的曲度。 側卧時,最好使腿部略微彎曲,併在兩腿間夾個小枕頭,讓脊柱和頭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營養均衡
選對背包
我國已將脊柱側彎篩查
納入學生常規體檢
對於青少年脊柱側彎的認識,
您是否存在這些誤區?


第一,生活中有好多姿勢站立不對、兩側椎旁肌發育不對稱者,不能一看肌肉不對稱就說是側彎。
第二,彎曲程度和肌肉緊張度、姿勢、習慣等都有關係,當Cobb角(頭側端椎上緣的垂線與尾側端椎下緣垂線的交角)超過10°才定義為脊柱側彎。不能一看X線彎了就說是脊柱側彎,要進行綜合判斷。
第三,家長都認為脊柱側彎患病率比較低,其實患病率整體來說遠高於大家的認知。
第四,脊柱側彎不是單純往一邊側彎,實際上它是一種三維畸形,從矢狀位也就是側面看也有畸形,或者是椎體旋轉。現在通過3D打印、CT三維重建模型可以更直觀,嚴重的就跟擰麻花似的。
第五,脊柱側彎不是單純骨科病,有些情況下還合併脊髓空洞、神經纖維瘤病、馬凡綜合徵以及其他內分泌代謝疾病等。
第六,發生了脊柱側彎不等於不要鍛煉。實際上相對輕一點的側彎,尤其是青少年,還是鼓勵進行鍛煉,特別是游泳這種整體肌肉平衡的鍛煉非常有益。
第七,還有家長認為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實際上0-10歲之間和青春期是發育最快的時候,也是側彎度數增長最快的時候,尤其是對女孩子,如果這個階段不進行有效的干預、預防,就會錯失良機,到最後如果出現重度畸形,做手術也會有更大風險,對孩子的影響也特別大。
第八,追求矯正得越直越好也不對,在安全的前提下,矯正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就可以了,矯正得直了反而可能刺激神經,孩子最後癱了。
第九,還有的認為手術一次一勞永逸,實際上對一些重病人還要做術前牽引。關鍵是青少年還在發育,治療時需要充分考慮到發育和矯正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