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
百科
-
健康
-
時尚
-
美食
-
樂活
-
旅行
-
幽默
-
情感
-
體娛
-
美體
-
民生
-
財富
-
科技
-
創業
-
汽車
-
樓市
-
職場
-
教育
-
學術
-
企業
-
區塊鏈
-
其他
發佈時間:
客製金屬隨身碟
台中水管不通
最近
衣服,是晾不乾的
鞋子,是一天一雙的
雨傘,是可以用壞的
但是,廣東的雨還是不會停的
可可脂
上周是雨҈雨҈
這周是雨҈雨҈雨҈雨҈
廣東可能買了“暴雨包月套餐”

廣州珠江還出現了
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文大潮
沿江西路人行道都被江水浸沒了

同時氣溫也逐漸升高
與潮濕形成雙重夾擊
最近明顯感覺
精神疲憊、容易困倦
皮膚油膩、食欲減退
……
這難道就是廣東街坊常說的“濕氣重”?

在廣東
涼茶鋪隨處可見
還有拔罐、刮痧、靚湯等
各種祛濕大法等着你

但一直有個問題
濕氣到底是個啥?
這得從兩千多年前說起
古人總結出了六種影響人體的環境因素——

平常所說的濕氣就是指其中的“濕”,但這和中醫學中的濕氣不同。中醫學中的濕氣只是天氣的一種狀況,不致病時叫濕氣,致病時叫濕邪。
濕邪的原因又可分為:
外濕:多數是氣候潮濕,涉水淋雨,久居濕處所致。
- 內濕:脾的運化功能失調引起,例如不註意保暖、暴飲暴食以及經常吃油膩、生冷食物等行為。


2. 看大小便:小便渾濁,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馬桶,難沖乾凈。3. 看體型:中醫認為,胖人多痰濕。因此,體型偏胖、動作遲緩的人多有內濕。
4. 看精神狀態:身體沉重,四肢乏力,頭重如裹(頭好像被濕毛巾包住一樣)。5. 看皮膚狀態:身上很容易出現瘙癢或皮疹,特別是在下半身陰囊、小腿、腳等部位。
濕氣纏身,皮膚容易變油膩、毛孔粗大、暗黃無光澤、痘痘色斑慢慢出現。濕氣重會影響人體體內氣的運行,導致身體沉重、四肢乏力,不願運動,長年累月易發胖。中醫濕病論治學中認為,“濕氣”會誘發脾胃、肝膽等多種疾病。
- 腸胃病:多雨潮濕適宜腸道病菌和黴菌生長,極易誘發夏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




當然不是。“濕”和病是相連的,如果沒有病,就沒必要祛濕。每個人體質都不一樣,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隨便祛濕,反而對身體有害。為了祛濕盲目用藥也會傷害身體,而且中藥也有副作用。特別是對於津液不足及血虛、陰虛之人,應該禁忌發汗、活血、利水。這時候祛濕,會導致體內津液或陰血更加虧虛,體質更差或加重病情。

首先要“避外濕”。遇到潮濕天氣,關好門窗,避免去濕氣濃重的地方游玩,如湖泊、水塘等。適當多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可以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做法:把四種藥材按照1:1:1:1的比例配伍,約每味20克左右,再搭配上生薑2片煎煮後飲用即可。健脾胃、祛濕清熱,但對於陰虛內熱、陰血津液不足的人不建議食用。
材料:茯苓20g,赤小豆20g,豬苓15g,澤瀉15g。方法:藥材提前浸泡30分鐘,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開後放入所有食材,大火轉小火煮半小時後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材料:扁豆100g、陳皮10g、豬瘦肉400g,食鹽、生薑各適量。做法:把豬肉切塊洗凈,陳皮去瓢,生薑切片:把食材一同放進煲內,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後,改為小火煲1~1.5h,加入適量食鹽即可。日常做菜時,還可以多加一些蔥、薑、蒜、茴香、香菜提味。這些食材性辛溫,有助於加強脾胃功能。腋窩處有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經常按揉、拍打,可以疏導心經鬱火,祛濕又通經。

刺激腘窩中心的委中穴能夠緩解腰背、下肢關節疼痛,還可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
你學廢了嗎
-End-
可獲取最新調整消息及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名單,持續更新中)
⬇⬇⬇

來源: 綜合深圳衛健委、浙江大健康、健康有約、最緊要健康GRT、健康廣東人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