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潤學習工廠,探索學習分享
今天和大家學習分享的內容是:
“詩詞節氣之‘夏至’”
夏至過後,萬物繁茂生長,需要雨水滋潤。
而在這個時候,天氣正式進入了“孩子臉”階段,雷陣雨成了最常見的天候,但這種雷陣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所以民間有“夏雨隔田坎”的說法。
詩豪劉禹錫有一首《竹枝詞》,就描寫了這樣一種場面。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是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日子里,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江邊楊柳,垂拂青條;江中流水,平如鏡面。這是很美好的環境。
這一句描寫的江水楊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於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這一句是敘事,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歌聲時起伏難平的心潮。
而最是巧妙的是後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看似是描寫天氣,但實際上是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
“晴”和“情”諧音,錶面是天氣“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喜歡之人“有情、無情”的比喻。
這個少女聽了歌聲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後一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因為句中的“有”、“無”兩字中,着重的是“有”。
因此,她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
這句詩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既寫了夏至時陣雨的天氣,又把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了出來。
文人的嗅覺審美總是精雅脫俗,細緻到可以因時而變,節氣不同,則所賞之景、所樂之事、所焚之香、所求之境皆有不同,所以,詩人善於觀察生活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夏至後將要入伏,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將要到來,吟詠詩歌,品鑒文化之餘,也要註意避暑。
希望大家在酷熱的日子,學會發現人生中的清涼,把煎熬過成享受,以喜悅之心迎接世界,在這個盛夏結出幸福的果實。
以耳聆聽,學無止境
“海潤學習工廠”與您一路探索
將你我帶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