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 糞便可以怎麼使

文化
百科
健康
時尚
美食
樂活
旅行
幽默
情感
體娛
美體
民生
財富
科技
創業
汽車
樓市
職場
教育
學術
企業
區塊鏈
其他
發佈時間:
免費註冊

置物籃批發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0.jpg金元當舖 


這是半佛仙人的第951篇原創


1


人最重要的四件事是什麼?


吃喝拉撒。


講吃喝的太多了,今天我們聊聊後兩位。


現代文明豐富的物資供應,讓人類的營養輸入極大增加。


但與此同時,輸出也增加了。


更多的食物,必然帶來更多的五穀輪迴,就像牛老師家每天都要有專門的吸糞車去清理。


不是他多。


是他家富老頭人多。


雖然人類的排泄物越來越多,但為什麼這些垃圾污穢沒有讓我們的生活變成糞坑?


因為,下水道系統。


這套系統,以及維護和建設這些系統的人,才是真正的,提肛俠。


2


原始時代,人類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相比於生存而言,排泄(糞便屬於排遺,為表方便下文將尿液和糞便統稱為“排泄物”)是一個不太需要思考的問題。


草叢、河邊,一拉了事。


不會有人說你不環保,頂多有狼誇你味道好。


但,當人類形成部落之後,“排泄”便成了問題。


固定住所,讓活動範圍受到了限制;


聚族而居,導致排泄物隨之增多。


隨地大小便的結果,就是屎尿環繞,惡臭撲鼻。


於是隨着文明初現,人類漸漸萌生出衛生和遮羞的意識,學會了在固定地點排泄,誕生了最原始的廁所——坑。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希腊、羅馬、古埃及,以及中國等不同文明以土坑為基礎,建造起屬於各自文明的衛生系統。


在距今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氏族部落遺址中曾發現一個獨立搭建於房舍外的土坑廁所,可以說起碼在五千年前,我國已經出現了廁所的雛形。


新鮮土魠魚切片批發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jpg


這便是集中排泄的開始。


印度甚至早早的就有了引入河流水沖走穢物的馬桶雛形,可惜沒能被沿用下來。


更可惜的是,馬桶是沒有留下來,但這個往河裡排泄的習慣給留下來了。


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


3


隨着文明進一步發展,村落變成城市,城市組成國家,不同國家在不同的時代開始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廁所。


周朝時的中國,出現了在糞坑上搭木板方便蹲坐的“漏井”,與過去農村地區的旱廁頗有相似之處。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2.jpg


這時候的廁所依然是以“坑”為主。


為了方便,許多人會將坑挖大挖深,以便可以使用更長時間。


當堆滿糞坑時,人們便會將其掩埋或者堆肥處理。


然後換地挖新坑。


我們都知道,人類這種生物是非常懼怕麻煩的,為了少走一趟,人類往往可以創造奇跡般的一次性運送大量東西。


所以為了怕麻煩,糞坑也挖的非常大。


但當坑變大變深後,帶來的不止是方便,也有危險。


游泳這項技能,不是人人都有。


糞坑裸泳,更是超綱。


晉景公姬獳便是在上廁所時失足掉落糞坑,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物理意義上遺臭萬年的國君。


到了秦漢時期,豬已經被人訓化,豬圈開始普遍化。


於是古人將廁所建到了豬圈上,形成了一樓豬圈二樓廁所的新型廁所,被稱為“溷藩”、“圂廁”。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3.jpg


人在上面拉,豬在下麵吃,一些糞便經過豬的踐踏、發酵之後,還能作為肥料二次利用。


堪稱綠色健康又有機,如果不考慮豬的感受的話。


對不起,也有點沒考慮閱讀本文的你們的感受。


yue,我也有點遭不住。


同時期的羅馬則發展出了獨特的“公廁文化”。


在古羅馬文化中,洗浴之地是一個重要的交際場所。


古羅馬的公共廁所建造風格傳承自古希腊,一排排空曠的房間,內置石板或木製長凳,長凳頂部是一個個孔洞,長凳下方是引自河流水的水道。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4.jpg


人坐在長凳上面開啟五穀輪迴,掉落的排泄物被水道直接沖走。


上廁所不是個短時間的活兒,那時候沒有手機,言語交流是唯一的消遣。


公共廁所由此成為了一種社交場所。


這很正常,畢竟比起赤膊相見,光臀擊劍或許更能增進感情。


要知道,古代是沒有“隔間”一說的。


且,得益於古羅馬先進的排污系統,其廁所並不像大眾想象中那般惡臭熏天,許多公共廁所中還設有熏香用來掩蓋異味。


正如其強大的文明一般,古羅馬的廁所文化在當時的世界也堪稱一流。


甚至於,當其他文明圈還在用樹葉、泥土、手指擦屁股時,古羅馬人早早的用上了清潔棉棒,還配備了消毒用的鹽水。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5.jpg

(清潔棉棒)


除了棉棒是公用的這一點外,完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線上。


說到擦屁股,希腊人就有話說了。


雖然古希腊沒有古羅馬那麼豪華的廁所,但作為一衣帶水的西方文明先驅之一,希腊人在擦屁股上特有建樹。


古希腊的廁所中常會堆放大量鵝卵石,這些鵝卵石便是用來清潔臀部的。


相比於粘黏的砂子,易割傷的石塊,光滑的鵝卵石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但,鵝卵石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因為他們很快就發現,鵝卵石不夠用了。


這時候,他們想到了廢物利用。


什麼廢物?


還記得中學講到古希腊的第一課是什麼嗎?


陶片放逐法。


是的,他們將寫過文字的陶片投放到廁所中供人使用。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6.jpg


不止環保,如果陶片中有你仇敵的名字,還能給你提供額外的心理上快感。


真“身心舒暢”。


當然,陶片糙礪,一不小心,給你開個眼也不是沒可能。


傳聞古希腊痔瘡異常流行,不知道是否於此有關。


中世紀的歐洲人則衍生出了相應的廁所禮儀,“等我去摘朵花”這個語句源自中世紀的歐洲。


那時候,歐洲有大量華麗的宮殿古堡,但這些宮殿在建立之初並沒有妥善的處理好廁所問題,典型的如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由於公廁數量少且沒有完善的排污系統,排泄物經常會滲透到牆體、地板中,廁所惡臭熏天,私密性非常差。


很多人不得已只能隨地大小便。


宮殿是貴族子弟聚會的地方,貴族少女自然不可能說“拉屎”這樣的詞。


於是“我去摘朵花”這樣一個欲蓋彌彰的語句就誕生了。


你可以想象,一個個貴族少女,參加完晚會,和貴族少爺輓手相行,然後少女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對着身邊的男伴深情的說:我去摘朵花。


轉身拉起裙子跑進花園蹲進草叢,跟旁邊草叢的另一位貴族姐妹聊起舞會中哪一位少爺風度更甚。


是否頗具畫面感?


傳說當年的凡爾賽宮花園,常年沒有人施肥,花草卻異常茂密。


現在看來,破案了。


4


這樣看下來,古希腊古羅馬都有了獨特的廁所設施,還發展出了廁所文化,甚至印度都早早地出現了沖水廁所。


我們是不是差了點?


不,一點不差。


中國古代的廁所技術相當發達。


除了二合一的“豬圈廁所”外,漢代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沖水式坐便器。


在梁孝王王后墓中,便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石制坐便器。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7.jpg

(石質坐便器)


坐便器下方是一個斜面,方便完後倒水沖刷,穢物便會順着斜面進入糞坑。


考慮到舒適性,旁邊還專門設有扶手,可以說非常專業了。


除了坐便器,漢代也有了所謂的“都廁”,即公共廁所。


唐宋時期,城市文化盛行,公共廁所成為了一種普遍設施,甚至有了專門的環衛機構。


唐玄宗時期的《修整街衢坊市詔》,要求相關部門整治城市衛生。


宋朝則專門設立了名為“街道司”,用以管理環衛工人。


在城市文化持續發展,廁所文化也沒落下。


戰國時期,國內出現了一種帶有提手的移動便器,名為“虎子”(夜壺)。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8.jpg

(東漢釉陶虎子)


為什麼叫“虎子”呢?


根據《西京雜記·捲五·金石感偏》記載,


西漢飛將軍李廣射殺卧虎後,命人仿照卧虎形態做成便器,以示對猛虎的蔑視。


殺虎還要誅心。


從此,“虎子”成了夜壺的代名詞。


到唐朝,唐高祖李淵祖父名為“李虎”,為避尊者諱,將“虎子”改名為“獸子”、“馬子”。


隨着時間推移,使用者增多,人們對其有了裝糞便的需求,於是其形狀逐漸加大加寬變成桶狀,人們也將其稱謂改為“馬桶”。


5


馬桶確實是個好東西。


相比於傳統的茅坑,馬桶占地面積更小,氣味更輕,且便於清理。


於是,馬桶憑藉強大的優勢,入主各大城市家庭,管理了人類吃喝拉撒中的一半。


具體是哪一半,取決於人類的多樣性。


隨着時間的發展,馬桶也有了更多的樣式。


木製、陶土、瓷器,無所不有;雕刻、圖畫、板畫,樣式繁多。


同時,人們開始在馬桶周邊放置花瓣、香木等用以祛除異味,併在馬桶粗糙的邊緣部位加上絲綢或棉布製成的坐墊。


但馬桶再方便,容量也是有限的,需要定期傾倒。


然而,唐宋時期,律法嚴禁隨意傾倒穢物。


“具有穿穴垣牆,以出穢污之物於街巷,杖六十。”
《唐律疏議》


有需求,就有市場。


被稱為“傾腳頭”、“傾腳工”的職業掏糞工人便由此出現。


他們定期從雇主家中收集馬桶傾倒、刷洗乾凈後,再送還雇主家中。


6


談到處理糞水,一定是個人人避之不及的活兒吧?


確實如此。


典型的代表,英國和法國。


14世紀,英國倫敦城擁有約10萬人口,這10萬人口每天產生的各種垃圾、排泄物多達50噸。


而且中世紀的倫敦並沒有像同時期的中國那樣有着發達的“衛生系統”。


大量排泄物既沒有專人處理,也沒有衛生體系應對。


人們隨意傾倒糞尿,倫敦街頭屎尿成災。


同時,英國是島國,海洋氣候明顯,也具有繁榮的海產品產業。


而倫敦作為一國之都還相當富裕。


三者合一,導致倫敦的環境問題“屎上加霜”。


海鮮市場導致各種腥臭,富裕的經濟促進了皮革、印染、肉類等行業的發展帶來大量的“產業殘留”。


比如皮革業中充斥着各種動物毛髮、油脂、爛肉、糞尿;


皮革製作過程在噁心之餘也會產生大量刺激性氣味。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9.jpg

(皮革製作過程)


而肉類生意少不了當街屠宰,且英國人大多不吃內臟。


各種動物內臟、毛髮、骨頭被隨意拋在路邊,跟泥沙、死魚、糞堆混在一起。


各種噁心的臭味像養蠱一般在倫敦街頭交融飄蕩,揮之不去。


這種氣味不僅是魔法攻擊,也附帶物理效果。


由於英國氣候潮濕多雨,終日陰雨連綿,加之當時的路都是土路。


結果就是,倫敦的路面終年泥濘鬆軟,泥土中混雜着死魚、屎尿和各種污穢。


一腳下去,就能給你最難忘的足療體驗。


讓你恨不得把腳給剁了的那種。


為此,英國老鄉們專門發明瞭一種約二十公分厚,形似日本木屐的木製“高跟鞋”,用來套在鞋外,防止沾染穢物。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0.jpg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巴黎。


巴黎是浪漫之都?


起碼那時候不是。


如果你認為糞尿很浪漫的話。


那時的巴黎,民眾隨意傾倒糞水,高空拋糞屢禁不止,發達的皮革產業帶來重重污染。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1.jpg


你要說“浪漫”,巴黎人民自己都不答應。


惡劣的衛生環境導致各種細菌、病毒瘋狂發育,黑死病悄然來襲。


當時的人們尚不知疾病的原理,只當是空氣中的“疾病因子”通過毛孔侵襲身體。


於是便有人認為不洗澡可以讓油污堵塞毛孔,可以預防疾病。


“不洗澡防黑死病”的無稽之談在歐洲廣為流傳。


結果只是讓衛生環境更加惡劣。


因為無人願意去處理這些骯髒的穢物。


糞尿問題,一直困擾着整個西方。


7


但,只限於西方。


為什麼?


因為在東方,糞便是一門好生意。


1724年夏天,日本兩個村落因大阪的排泄物清理問題發生產生糾紛。


簡單點說,就是搶大糞打起來了。


但與一般人想象的不同,爭論的關鍵不是誰來負責清潔穢物,而是誰有權收集、處置大阪不同地方的糞便。


為什麼村民會爭搶糞便?


因為糞便可製成糞肥,用以增強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產出。


以牲畜和人類糞便做成的糞肥,一直是東方農耕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戰國時代,我國就有了使用糞肥的記錄。


西漢農書《氾勝之書》,出現了“基肥”、“追肥”、“種肥”等不同的糞肥技術,只是當時尚未有專門命名。


明清時糞肥高度商品化,出現了濃縮混合肥料的代表——糞丹。


糞丹不但肥效其高,還具有防蟲作用。


屎殼郎看到都會流淚。


許多商販將糞丹、糞球、糞餅,搭配種子配套售賣。


生態閉環了,家人們。


糞肥的高效運用,極大的提升了我國農業的土地產出效率。


明一代,江南田地僅占全國6%強,而稅糧卻占全國1/5以上——正是因為糞肥加工技術的發達而令江南的農業開發獨步天下。來源:糞土重於萬戶侯——中國古代的糞肥史


糞肥在農業上的巨大作用,導致糞便成為一種珍貴的資源。


為什麼古代的很多公共廁所是私人開設的?


為了與人方便?


不,為了獲取資源。


開設公共廁所,本質上是一個白嫖他人資源的行為。


搜集到糞便後,廁所所有者便會將糞便賣給有需要的農民,以此獲利。


明清時期的皇宮中有專門的凈房,許多宮女、太監就以此獲利。


因為許多人認為宮中之人每日盡食珍饈,糞便比一般人更有肥力,也因此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糞便處理因此成為了一門好生意。


作為肥料,農民需要有人幫忙收集糞便;


作為污穢,居民需要有人幫忙清理糞便。


兩種需求集中在了掏糞工身上,糞便處理成了兩頭收錢的好差事。


城市收糞收清潔費,鄉村賣糞收肥料錢。


一個活,兩份錢,暴利。


收糞工一時成了一個熱門職業,不少人藉此發家致富。


唐朝張鷟撰所著的《朝野僉載》中便寫到有個叫羅會的人,靠收糞成為當地富豪。


“(羅)會世副其業,家財巨萬。”


有暴利,自然就有暴力。


糞肥的暴利屬性,吸引了暴力組織的入場。


收糞成為黑幫的“特許經營”行業之一。


黑幫們嚴格劃分區域,每戶人家的糞便都有嚴格歸屬。


掏糞工個個大富大貴?


不可能。


利潤永遠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掏糞江湖,也是如此。


手握大部分利潤的人,叫“糞霸”。


你沒看錯,確實叫這個。


所謂“糞霸”就是掏糞工中的地頭蛇。


他們霸占整條街區甚至地區的掏糞權,雇佣掏糞工分派工作,自己拿利潤大頭,而出力吃苦的掏糞工所得無幾。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2.jpg

(過去北京城中的糞夫)


挑起馬桶我就不能保護你,放下馬桶我就不能養活你。


清末民初,許多大城市中的糞霸常因為爭奪地盤引發械鬥。


坊間傳聞,民國時期,京城頭號糞霸於德順一人獨霸小半個京城的掏糞權,名下房產上百,良田千畝,麾下更是糞工打手無數,是真正的“掏糞皇帝”。


隔壁日本也捲了起來。


過去的日本,由於肥料價格增高,引發了一種現在看來難以理解的罪行——偷屎。


“偷屎”二字聽起來荒謬絕倫,但實際上並不好笑。


因為迫於無奈偷屎的,都是貧苦到連肥料都買不起。


而“偷屎”在當時是重罪。


但即便如此,依然阻止不了他們鋌而走險。


8


為何東方能夠高效的利用糞肥,而西方卻將其棄之不顧?


實際上,西方農業中也有使用糞肥的記錄。


根據古希腊神話,大力士赫拉克勒斯首先發現用動物糞便作為肥料的作用。


歐洲許多封建領主也會強制農奴將牲口驅趕到自己的土地上進行放牧,以此霸占糞肥。


但基本也僅限於此,西方農業並不像東方的同行那般重視糞肥的作用,並開發出各種糞肥技術和產品。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思維方式的問題,東方文化更為強調經驗主義。


糞肥便是一個典型的經驗主義的產物。


而西方更為強調定量定性的確定性。


因此發明瞭化肥。


另一種原因,是不同的農業文明之間的差別所致。


歐洲農業模式主要為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的地中海農業模式,對於土地單產量的要求沒有那麼高。


花費大量人力去收集糞便製作糞肥反而會導致更高的生產成本。


因此,歐洲的普遍做法是利用牲畜糞便和田中莊稼梗草做自然育肥。


而以我國為代表的水稻小麥等種植農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模式,更追求精耕細作,追求單位產出量。


即便是我國自身的糞肥使用分佈,也呈現出了明顯的農耕農業與混合農業的區別。


糞肥的使用普遍是在南方大量使用後再傳到北方,且在南宋明清這段時間蓬勃發展。


為什麼是南方?


因為南方地區多山地丘陵,以種植業為主,不適宜發展畜牧業。


而北方則多為畜牧與農耕的結合,對糞肥技術要求不高。


因此南方對糞肥有着更高的要求。


為什麼,是宋—明清時期?


因為這一時期經濟中心南移,大量人口集中在南方。


更多的人口,帶來更高的糧食需求,對土地產出的要求自然也更高,因此也需要更強而有力的施肥技術。


一切,都離不開環境的選擇。


9


但再高的效率也扛不住人口爆炸。


清朝時期,由於紅薯等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糞肥的高效利用,人口開始爆炸性增長。


在百年左右的時間里,清朝人口總數從千萬級迅速增長至破億。


到咸豐年間(1851年),全國在冊人口總數高達4億3千1百萬。
番薯致清朝人口成億增長.小康.潘洪鋼


有多少張嘴,就有多少個屁股。


十倍的人口帶來的是十倍的糞便。


但田地只有那麼點,廁所只有那麼些,糞夫也只有那麼多。


高產作物能夠舒緩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但這也意味着田地面積沒有明顯增長,也就不需要更多的糞肥。


同時人口過快增長,導致基礎設施無法跟上,特別是城市。


人多廁所少是常態,廁所、馬桶清掃不及時也是常態。


沒人清掃馬桶怎麼辦?


倒街上。


全國各大城市均是如此。


清末著名企業家王錫彤在《抑齋自述》中提及1898年的天津的路況稱:


“道路之污穢,街巷之狹隘,殊出情理外。沿河兩面居民便溺,所萃不能張目。”


即便是京城也沒好到哪裡去,據《北京衚衕志》記載:


“1911年,北京城區只有官建公廁3座,私建公廁5座。”


而且,那時候的公廁是收費的。


能免費拉地上,就不會有人化錢拉廁所里。


於是人們更習慣在街上隨地大小便,女性則在家裡用尿壺拉完再倒到街上。


“京師溷藩,入者必酬以一錢,故當道中,人率便溺,婦女輩復傾溺器於當衢。”
《燕京雜記》


很多那時候的文學作品里,都有類似的描述?


10


還記得前面我們講到的倫敦嗎?


工業革命的降臨讓歐洲不堪重負。


14世紀人口還是10萬的倫敦,到了19世紀激增到240萬。


同時抽水馬桶的出現也使得情況“屎上加霜”。


抽水馬桶由英國哈靈頓爵士於1596年發明,並交給女王使用。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3.jpg


但由於抽水時聲音響亮,導致女王不好意思使用這一產品。


在王室那裡不討好,在平民身上也沒落這好。


16世紀的倫敦沒有排污管道,也沒有自來水。


抽水馬桶想實現抽水沖刷,需要將馬桶與污水管連通,一相連,糞坑的臭味便直通房屋。


種種原因導致民眾更習慣傳統的便盆和封閉式馬桶,抽水馬桶難以推廣。


直到200年後,蘇格蘭表匠亞歷山大·卡明對其進行改進,將設計了S型管道,借助水封住臭味,才使其得以進入千萬家庭。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4.jpg

(亞歷山大·卡明設計的S型管道馬桶)


但抽水馬桶的流行給城市帶來的,卻是災難。


為啥?


因為此時,化糞池已經被髮明瞭出來。


但同時期的倫敦並沒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統,大多數家庭都是在自家地窖下挖一個化糞池,直接與馬桶相連。


全家老少的排泄物和生活垃圾,直接堆在化糞池中。


再大的化糞池也有滿的一天,滿了之後怎麼辦呢?


兩個辦法。


一是請掏糞工來定期清理,掏糞工會將糞便運往倫敦城外,作為肥料賣給農民;


二是任由化糞池自由生長,堆滿後溢出流到街上。


當你給人兩個選擇的時候,他們腦子裡想的肯定是合理的那個,實際執行的必然是不費力的那個。


無他,成本。


在那個年代,由於清理化糞池臟、累、危險(易發生沼氣爆炸),掏糞工是一門頗受尊敬的職業。


尊敬來源於有錢。


由於倫敦的快速擴張(城內到城外距離增長)和市場需求不斷提高(人口增多),導致掏糞工收費不菲。


市民們普遍不願花高價請人來掏糞,基本都任由糞便污水從化糞池中滿溢出,隨意流到街上。


在當時,在倫敦境內任何一條河流水道上建廁所,又或者是未經批准傾倒糞尿穢物,都是違法的。


官方唯一認可,可用於存放民眾日常排泄物的方式,只有最古老的污水處理系統——挖坑。


11


暴漲的人口使得倫敦市政壓力驟增,挖坑的速度趕不上人們排泄的速度。


倫敦當局不得不默許居民接入雨水排水管,將污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


由於工業革命的到來,利用水力作為動力的製造業興盛一時,人口和工業產業大量聚集在泰晤士河兩岸。


無數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就這樣直接排放到了泰晤士河中。


生活產生的污水尿糞,行人隨手扔下的食物殘渣紙袋,肉販子屠宰剩下的動物骨渣內臟,還有各種貓狗老鼠的屍體,全部匯聚在這條英國最出名的河流中。


整個泰晤士河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水上垃圾場。


現在大家都嘲笑恆河水,但當年的泰晤士河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或許就是英聯邦意志代代相傳的意志吧。


暴漲的城市人口與骯髒的城市環境,成為了疾病的溫床。


每到夏天,隨着氣溫升高,糞便中的細菌都會隨之起舞,順手帶着無數英國紳士飛向天國。


1831年,霍亂爆發,一年時間內整個英國便有3萬人因此喪生。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5.jpg


倫敦成了糞都,但實際上此時整個歐洲皆是如此,另一個與倫敦齊名的大城市巴黎也不遑多讓。


泰晤士河和塞納河齊頭併進,成為兩大屎尿飄香之河。


僅有抽水馬桶不夠。


他們需要的,是下水道。


12


下水道的出現遠比大眾認知的要更早。


早在古羅馬時代,就有了“豪華”的下水道——馬克西姆下水道。


公元前6世紀左右,生活在意大利北部的伊達拉里亞人建造了直通台伯河的下水道。


羅馬帝國崛起,伊達拉里亞人被納入其中。


他們將下水道進行擴建,7個分支流經城市的不同街道,最終匯入主道馬克西姆下水道。


先進的下水道系統極大地方便了羅馬人民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四通八達的下水道起到排污作用;


暴雨來臨時,下水道又成為了疏通防澇的工具。


正是有下水道系統的存在,才讓羅馬的排污不再成為問題,善於交際的羅馬人才有了把公共廁所開發成娛樂場所的條件。


羅馬的“廁所文化”也才能跨越歷史長河直至今日依然為人贊賞。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6.jpg

(馬克西姆下水道)


甚至距離其建成已經2500年後的今天,該下水道仍在現代羅馬投入使用。


羡慕嗎?


不用羡慕,因為古代中國也有自己的下水道。


早在900年前的宋朝,中國南方小城贛州就已經建成了一條宏偉的地下長龍。


這條建於900年前的下水道至今依然承擔著贛州人民日常生活的排水功能。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7.jpg

(贛州下水道福壽溝水窗)


贛州的下水道和羅馬一樣,既用於生活排污,也用於抗澇防洪。


因為地下水道的存在,即便城小人多,依然不為穢物所困,即便洪峰過境,依然生活有序,怡然自樂。


這是人類的智慧。


13


儘管下水道出現得很早,但實際上古代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下水道,基本依靠流經城市的天然河道、地表滲漏、露天蒸發作為排水方式。


為什麼大多數古代城市沒有下水道?


首先,是自然條件問題。


在工程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下水道的修建過於依賴地理環境,如地勢、河道等因素。


同時,古代城市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下水道。


古代城市選擇大多近水源,且道路房屋多為泥土、木製,滲水性強。


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北方城市,對於“水”的問題,它們更擔心的主要“旱”,而不是“澇”。


而後是成本問題。


排污,從來不是城市建造者考慮的首要問題,水源、飲食、農業、商業貿易等才是第一要素。


且相對於建設下水道這樣的巨大工程來說,能夠自然排放,依靠人力清理的成本實在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建設下水道呢?


當城市化到了一定程度,排污成為一個要重視的問題開始。


14


下水道作為現代城市的標誌,同樣從英法開始。


還記得我前面說的倫敦巴黎屎尿飄香的故事嗎?


糞尿帶來的最大問題不是臭,而是疾病。


糞便流進河裡,人從河中取水。


細菌傳播由此展開,養蠱會養出蠱王。


於是霍亂登場。


歷史上,霍亂的七次大流行,有六次出現於19世紀,最大的原因便是彼時惡劣的衛生環境。


在1831年那場奪走3萬人性命的霍亂中,英國醫生約翰·斯諾通過統計學方式推算出霍亂的污染源,是街道上一個被污染的水泵。


而後遭受污染的水井、水泵被拆除,當局要求市民不要飲用生水。


但是,即便不喝井水,糞水橫流的泰晤士河依然像一顆定時炸彈一般,懸在英國人的腦袋上。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8.jpg

(泰晤士河上的死神)


他們急需一個完善的排污系統來處理倫敦不堪重負的衛生環境。


這時候,大英不做人的一面體現得一覽無餘。


即便斯諾醫生的死亡地圖已經甩到了議員們的雀斑臉上,但推脫成性的政府,仍然對骯髒的泰晤士河無動於衷。


著名工程師,約瑟夫·巴瑟傑前後5次提出下水道修建工程計劃,均沒能通過審查。


《泰晤士報》曾就此刊登文章稱:


“我們寧願冒霍亂之險,也不願意被脅迫大搞衛生……違背我們意願的大掃除,把我們寶貝的污穢強行洗刷,人最痛恨的事情莫過於此……”


跟大英的擺爛一比,隔壁的法蘭西都顯得如此眉清目秀。


15


巴黎的衛生狀況和倫敦幾乎不相上下,但巴黎政府對下水道系統更為重視。


巴黎的下水道最早可追溯到14世紀。


早在1370年,巴黎便為了改善水體環境修建了第一條下水道。


但隨着巴黎人口的增加,單一的下水道難以滿足巨量人口帶來的現實需要。


1832年,霍亂跟水源的聯繫被髮現後,巴黎當局便重啟了擱置百年的下水道系統的修建工程。


到19世紀中期,由塞納省省長奧斯曼領導,工程師貝爾格朗擔任設計師的巴黎下水道供水排污系統啟動。


到1878年,貝爾格朗和他的工人們為巴黎修建了長達600公里的下水道。


在這之後,巴黎的下水道不斷向外延伸,總長度達到2400公里。
巴黎下水道的歷史.杭州網


電影《尖峰時刻3》中,反派曾在巴黎的下水道中對成龍說道:


“巴黎的下水道在一百多年前建成,宣告了現代城市的誕生。”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19.jpg


巴黎的下水道系統是現代城市排污供水系統的標桿,也是巴黎人的驕傲。


那巴黎好了,倫敦呢?


倫敦自有天收。


16


1858年,罕見的高溫襲擊倫敦,背陰處都在30攝氏度以上。


乾燥的天氣引發水位下降,整個泰晤士河像是一鍋被煮沸的“金湯”一般,惡臭翻滾瀰漫。


時值維多利亞女王舉辦巡游典禮,本打算到泰晤士河巡視一圈,但還沒走到河邊就被熏得打道回府。


由於實在太臭了,有市民調侃道:


“聞了之後還能活着,就是幸運至極了!”


令人窒息的氣味,幾乎讓整個倫敦陷入癱瘓。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惡臭事件”。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20.jpg


由於惡臭難忍,民眾開始抗議,聲討泰晤士河的惡臭。


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小巴黎。


抗議有用嗎?


沒用。


但臭味有用。


由於英國議會大廈就在泰晤士河河畔,所以被熏得最慘的反而是那些貴族議員老爺們。


天道好輪迴。


趁此良機,巴瑟傑第六次提出下水道動工提案,被熏得棋魂出去的官員們沒有再設關卡,僅用18天就通過了項目動工所需要的法律草案。


1859年,巴瑟傑啟動倫敦下水道修建工程後,倫敦市民們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配合度。


大量市民放下工作主動參與義務勞動,極大的推進了項目進程。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21.jpg

(倫敦下水道修建)


在耗費6年時間,倫敦下水道於1865年正式投入使用。


投入不到兩年,1867年7月,倫敦降下罕見大雨,暴雨傾盆而下。


面對嚴峻考驗,倫敦排水系統應對自如。


排污、防洪、環境衛生等問題在其完工那一天,全部迎刃而解。


下水道的存在也切斷了流行病的傳播鏈路,讓霍亂成為過去。


這個修建於150年前的下水道系統自此成為倫敦的主動脈,被世人稱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一直使用至今。


倫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完善下水道排污系統的城市。


為什麼不是巴黎?


因為倫敦建下水道完工時間更快。


由此也更可見大英的不當人。


明明建造成本更低,但火沒燒到自己堅決不投錢。


17


倫敦、巴黎兩大糞都憑藉下水道成為了現代城市的典範之後,世界各大城市紛紛效仿,下水道成為都市標配。


城市一體化排污系統工程的普及,讓抽水馬桶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自此,馬桶成為公共衛生的象徵,下水道成為現代文明的基石。


街道的井蓋,廚房的水槽,浴室的地漏,廁所的馬桶,花園的陰溝,城市中所有的場景皆通過管道相互串聯。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22.jpg


一條條貫通大樓和房屋的管道,成為無數鋼鐵叢林的血管,構建出了現代文明的代表——城市。


在這之後,下水道中出現的東西可不止是糞便了。


想想你都往自己家馬桶里扔過什麼。


尿液、糞便、隔夜的食物、殘破的紙巾、死掉的金魚、用過的計生用品,甚至有人在下水道中發現過活着的鱷魚。


人類的多樣性在陰暗污穢的下水道中盡情綻放。


所有的污穢和秘密,在無人關心的水流中,隨着虹吸效應被吸入排污管道。


沿着穿越一道道水泥牆壁,落入下水道中,更更多的污穢匯合,走向污水處理廠。


在污水處理廠中,這些穢物經過沉澱、過濾、脫水等一系列步驟變成了固體,或是被填埋、或是被焚燒、或是被漚成肥料。


儘管在化肥誕生後,糞肥的作用只剩下宣傳“有機”這一項。


但漚肥、填埋和焚燒這些低效的處理方式,依然是大多數糞便的最終歸屬。


就像那個經典的問題一樣,即便蒸汽機已經發明上百年,人類使用能量的方式依然是“燒開水”。


18


廁所的演變,從側面反映出了人類社會生活的變遷。


常有人認為古人蠢鈍而不自知,但千年前的古人已經開始利用地利建造下水道,早早地用起了沖水馬桶和公共廁所;


很多人以為今人先進聰慧,但下水道發展百年,處理糞便的方式依然逃離不了填埋和焚燒這種原始的方式。


所謂“文明”不過是在地下埋了幾條管子。


但不要小看這些。


正是這幾條管子凝聚了無數人的智慧構建出了我們的文明社會。


矛盾嗎?


這正是人類。


文明而野蠻,先進而落後。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如下:

【1】.Great Stink.Wikipedia.2017.11.03

【2】.John Snow.Wikipedia.2017.12.13.

【3】[[1]]盧明,陳代傑,殷瑜.1854年的倫敦霍亂與傳染病學之父——約翰·斯諾[J/OL].中國抗生素雜誌,2020(04):347-373[2020-05-01].

【4】.圂、清、屏、偃——廁所名義及其文化內涵.上海支部生活.

【5】.盤點那些歷史上著名的城市排水系統.廣州水務.

【6】.排污、防病和減災難於一體的倫敦下水道[J].中國減災.伊田.2011.

【7】.廁所發展史.中國數字科技館.

【8】.The Cholera and the Thames.City of Westminster Archives.2017.

【9】.中國第一條自建現代化下水道誕生於重慶.華龍網-重慶日報.

【10】.《大門背後》.[美]威廉·里奇·牛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11】.科學大家|糞便有力量!修複地球的“代謝斷裂”.[美]麗娜·澤爾多維奇.

【12】.11-14世紀倫敦城市衛生狀態考察.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馬濤.

【13】.糞土重於萬戶侯:中國古代的糞肥史.網易新聞.

【14】.中世紀歐洲城市的功能混合與分區研究【J】.山西建築 2007(35).黃毅.

【15】.廁所革命.

【16】.巴黎下水道的秘密:“一切歸一”理念源自古羅馬.人民日報.王京濤.

【17】.回顧:中國“廁所革命”的30年故事.光明網.

【18】.訪談|環境史家唐納德·沃斯特:史學不應邊緣化非人類世界.澎湃新聞.

【19】.約瑟夫·巴瑟傑.

【20】.《馬桶的歷史:管子工如何拯救文明》.[美]霍丁·卡特.上海世界出版集團.




-----------------------

公眾號: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裝

知乎:半佛仙人

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出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


點擊關註下方賬號,你將感受到一個朋克的靈魂,且每篇文章都有驚喜。

-----------------------

感謝你的閱讀,下麵是1個抽獎鏈接按鈕,6月29日晚上19點開獎,一共1888元,666個紅包,感謝大家的支持。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閱讀、在看和轉發,點我參與抽獎!點我參與抽獎!


【我愛這個魔幻的世界】

https://www.xinseohelper.com/170922-02/20220619175416/image_24.jpg
我要詢價

相關內容

分類一覽

文化
百科
健康
時尚
美食
樂活
旅行
幽默
情感
體娛
美體
民生
財富
科技
創業
汽車
樓市
職場
教育
學術
企業
區塊鏈
其他

網網相連

團體服米色短袖POLO衫 - 男女
捷豹國際有限公司
科技
大自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薪揚禮品社
國宣印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