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
百科
-
健康
-
時尚
-
美食
-
樂活
-
旅行
-
幽默
-
情感
-
體娛
-
美體
-
民生
-
財富
-
科技
-
創業
-
汽車
-
樓市
-
職場
-
教育
-
學術
-
企業
-
區塊鏈
-
其他
發佈時間:
今天的推文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差點成了我職業生涯里的最後一篇文章。
往評論區里再一把拉,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問如何入道了。試問哪個打工人沒在深夜emo的時候幻想過隱居深山,遠離內捲和加班呢?道士真的是高薪職業嗎?做了道士就可以遠離凡世的煩惱嗎?當道士到底是一種什麼體驗?我專門去採訪了4位神秘網友,歡迎來到我們今天的特別欄目,《走進玄學之道士下山》!
我現在還是皈依弟子,還在為了成為一位真正的道士而努力。最開始想當道士算是一種盲目崇拜,覺得動漫里演的八字命理,畫符抓鬼很帥氣。等我真正去了道觀做義工,我發現有些些濾鏡破碎了,有些濾鏡又新增了一層。動漫里的橋段多半都是編劇的想象,道士的日常更像是一部鄉野紀錄片。每天固定的作息時間,不斷重覆的早晚功課,粗茶淡飯的伙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關心糧食和蔬菜,在這裡每個人都是田園派詩人。我們是義工里比較累的組,時間久了就開始有人幹活兒偷懶,不少人心裡都有點不滿。當時帶我們的道長每次都是一笑了之,我們都覺得他是個老好人。後來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們,做義工除了積累福報以外也是修心的過程。像我們在城市裡獃久了的人,一開始都很難適應這樣的生活。就跟參加變形記似的,有錢沒處花,還要強行斷網,自力更生。有人逃避出世,有人備考學習,有人奔着房租便宜來這兒修心養性。他們來的時候都帶了很多書,以為找了個可以安靜讀書學習的地方。我主業是做葡萄酒進口的,跟網上的那些道友相比,我屬於非主流道士。道士這個行業,出了道觀以後就沒什麼“光環”了,脫了道袍也就是個普通人。但你在網上跟人講道理,對方可能會因為你是道士而少噴你幾句。周圍的人知道我是道士,對我總有一種莫名的盲目崇拜。然後帶着金屬探測儀,聲波檢測儀,然後拎着棍子,去給他驅邪。睡不着可能是磁場問題,異響是建築物的低頻振動,鬧鬼多半是人為,所以拎棍子。改命更簡單,出門,搓個澡,剃個頭,喝點酒,睡一覺明天你就是新的人了。信玄學,不如信科學。一切妖魔邪祟,都可以物理超度。在做道士之前,我在珠寶店站過櫃臺,在國企里上過班。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我辭職去深山裡的道觀里住了半年。開始我家裡人很反對我做道士,我是家裡的獨子,他們覺得我做道士跟去當和尚沒什麼區別。直到現在我回家我媽還會讓我把道袍換掉,不然她看着彆扭。疫情這段時間我沒有收入,住在師父家裡,之後我們會去南方的道觀,一個月的“薪資”也不會超過500。我們的薪資主要來源於每個月廟裡會給的單費,根據道觀里的香火來定,幾百到幾千不等。我剛做道士的時候和師兄去挖野菜和竹筍,都是在野外搭帳篷,一住就是好幾天。山上有會傷人的野豬,撿柴的時候還要爬懸崖,過程就像跟着貝爾去探險,比上班有意思太多了。說白了,大多數人的煩惱就是賺錢賺得不舒心,花錢花得不痛快。以前是賺錢買自由,做到道士我以後發現,沒有了世俗的欲望才是真的自由。剛開始聽他說他們上學那點事兒,感覺當道士比上班有意思多了。武術、醫葯、經韻、繪畫這些課聽起來就很有藝術家的風範。朋友圈的日常,不是在廣場上打拳,就是在琴房裡練琴。每天5點鐘就起床上早課,不上課還要練字、執殿、學美聲,晚上整理文表到後半夜。更別說茶道、木工、刻章、釀酒這種得自學的技能,簡直就是行走的《人類生存指南》。“我們所學的每一樣技能是我們生存的工具,也是我們生活的意義。”在別人眼裡出家當道士是人生的另一種選擇,但對於他們這些學生來說這才是他們最想要的活法兒。
採訪的時候我開玩笑說:“修道熱”能在網絡上流行,沒有一個玩短視頻的道士是無辜的。他們讓我們看到了生活里的另一面,給了我們一種新的可能。在那個夢想般的烏托邦里:沒有完不成的KPI,沒有擁擠的早晚高峰,沒有吃不完的外賣,沒有還不完的房貸。說到底,去當道士和我們常掛在嘴邊上的提前退休沒有什麼差別。都是當代年輕人的精神退路,讓我們覺得“不停工作,直到可以退休”不再是個必選項。可沒幾個人敢真正邁出那一步,在那些道長視頻里留言說想要出家的成百上千,真正踏入廟門的沒有幾個。“在哪裡不是修,紅塵裡面更難修。”拿到皈依證的皋月也逃不過在醫院里的007。網絡上的視頻只是展露出道士生活里的冰山一角,現實生活中沒有人能做到真正的“躺平”。“等在攢好盤纏前還沒有辦法去當道士,目前還得在俗世里搞錢。”一位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孩在知乎“22歲的我,想去當道士”的回答里寫道。
採訪 / 籠 七